琉球对华派遣留学生的政治动因与作用探析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赖正维;;略论明清时期福建生产技术在琉球的传播[J];海交史研究;2002年01期
2 李莉;明清福州琉球馆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李金明;明清琉球册封使与中国文化传播[J];历史档案;2005年03期
4 陈创;;琉球与明三十六姓[J];寻根;2006年05期
5 王立芳;;移民琉球与东南亚的闽人[J];八桂侨刊;2008年02期
6 王振忠;;清代琉球人眼中福州城市的社g生活——以s娴牧鹎蚬賷q姴本r2中心[J];中华文史论丛;2009年04期
7 吴永宁;;清代册封琉球使齐鲲考述[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8 李金明;;明清时期中国文化在琉球的传播——从文化传承看琉球的归属问题[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9 孙薇;;明清之际中国册封使与琉球戏的产生[J];历史档案;2013年02期
10 王鹏杰;;略论琉球问题始末[J];学周刊;2013年3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赵君尧;;琉球馆:尘封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记忆[A];历史文献研究(总第30辑)[C];2011年
2 赖正维;;明清时期福州手工技艺在琉球的传播[A];闽都文化研究——“闽都文化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3 李金明;;论明朝对琉球的册封[A];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4 谢必震;傅朗;;汪楫使琉球及其著述论略[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四辑)[C];1992年
5 岑玲;;清代档案所见之琉球漂流船的海难救助[A];近代中国的社会保障与区域社会[C];2011年
6 徐恭生;;明清时期福州与那霸的友好交往[A];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年论文选集[第二卷][C];2011年
7 徐恭生;;明清时期福州与那霸的友好交往[A];闽都文化研究——“闽都文化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本报记者 王鹏;扬州汪楫曾任琉球册封使[N];扬州日报;2010年
2 记者 祝健;福州曾是与琉球唯一往来口岸[N];福州日报;2012年
3 记者 张润东;故宫回应日本“索宝”报道[N];华夏时报;2006年
4 记者 胡俭 实习记者 郑岑;扬州汪楫记载钓鱼岛归属铁证[N];扬州日报;2012年
5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研究员 李国强;钓鱼岛自古属于中国[N];中国海洋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杨邦勇;亚洲视域下的琉球兴亡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2 徐斌;明清士大夫与琉球[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3 谢必震;明清时期中国与琉球贸易之研究[D];厦门大学;1998年
4 孙清玲;明清时期中琉友好关系遗存考[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成长;清朝丧失附属国琉球原因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2 林少骏;清代琉球来华留学生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3 王晓云;明代中国、日本、琉球关系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4 臧文文;明清山东与琉球关系考述[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5 付伟;明清交替之际琉球国际地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6 陈伏由;“琉球处分”与近代中琉日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童德琴;清朝对琉球贡使的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潘铮铮;乾隆时期中国教习对琉球学生教育之探微[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年
9 陈震;夏子阳使琉球及其对中琉友好关系的贡献[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10 游励;清代闽籍册封琉球使及其著作考[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648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2564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