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天人关系模式下的先秦诸子政治理念
发布时间:2019-11-27 02:43
【摘要】: 先秦诸子的政治理念一直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者们所关注的一个焦点,然而总结当前研究现状,或集中于对其哲学内涵的挖掘,或集中于对其应用于现实社会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在哲学与政治学两者间的联系问题上,除了对儒家思想中君权神授这一观念给予了极大地关注外,多数学者对其形而上与形而下领域间的内在关系鲜有探讨,而事实上,诸子政治理念的形成与其对天人观的认识密切相关。 自从原始社会人类认识到人与自然界万物的不同存在形式后,对天人观的探讨就进入了人类的视野,而随着彼此间互动的不断深入,对天人观的认识产生了由自然领域到政治领域的转变,随之而来,自然天在本质上也开始了向主宰天及义理天的转化,也正是这一变化,为先秦诸子政治理念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天人观在先秦诸子政治理念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墨家,基于对天的至上性和道德性这两方面特征的认同,他们不仅从中阐发出了天的至上人格神观念,同时还在要求世人时时以人格神这一主宰天的意志为自己行为指导的前提下形成了权力层层尚同的等级政治理念;在道家,他们不仅视“天”为自在自为的客观存在并力求人们通过“道法自然”的方式达到与天道相融的极致圆满境界,同时还以这一认识为基础提出了其以因循顺应为本质特征的政治理念;在儒家,他们不仅将“天”视为凭借自身之德孕育万物的至上主宰,同时还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使君臣各守其位、百姓安居乐业的君、臣、民互相制约之多维相关政治理念;在法家,“天”虽然也是一个自然存在,然而与道家将之视为万物的最高主宰这一认识相比,他们不仅更多地将人的地位凸显出来,同时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定胜天、以天合人等政治理念,基于此,立足于天人关系的政治重要性、先秦诸子的天人观以及天人观这一模式下的政治理念等三个方面,将先秦诸子的政治理念置于天人关系这一哲学范畴之下进行系统地论述无疑是必要的。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K225
本文编号:2566415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K2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曹胜高;;先秦诸子天论的形成及其演变[J];古代文明;2007年01期
2 李为香;;先秦道家天人之学及其现代价值——兼论先秦道家对社会伦理的弥补功能[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3 李宗桂;驳“中国无哲学”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3期
4 钱穆;;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J];中国文化;1991年01期
5 陈鼓应;道家在先秦哲学史上的主干地位(上篇)[J];中国文化研究;1995年02期
,本文编号:25664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2566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