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清初山东进士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29 22:36
【摘要】:中国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成于唐、备于宋、明清最为兴盛。科举制度自创立到被废除历时1300余年,与历代封建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风俗的发展变化,都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且由科举考试产生的进士构成了各级官员队伍中的基干和主体。因此,有关科举制度的研究越来越成为历史学、教育学、社会科学等诸多学科的学者们所关注的热点之一。目前关于清代科举、清代进士的研究,成果相当显著。但是学界对清代进士的研究尚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不仅着力点主要在江苏、浙江等地,而且尚没有对清代山东进士作分期研究。本文即力求对清初山东进士进行初步探讨。山东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齐鲁文化就产生在这片土地上。作为孔子的故里、儒学的发源地,山东人自古就有重视文化、注重教育的优良传统,求学之风甚为浓厚,因而尤为适应这种应试教育制度—科举制度。清朝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他们深知仅凭占全国人口少数的满族人的力量,是难以实现对全国的统治的。所以必须采取一些政策来拉拢汉族人士从而壮大自身的力量,科举制度几乎算是所有的政策中最为见效的了。清兵入关后,山东出现了“山东的投降”的局面,这种局面的出现加之清廷屡开科举的措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士子们的仇满、反满的情绪,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其对满清政权的认同感,促使他们更快地投入到科举中来。清初(1644—1683)这40年的时间里共开科15次,录取山东进士590余人。通过整理明清历朝山东进士的数量,并计算出其占全国进士的比例,最后绘制成图。从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出清初山东进士数量占全国的比例达到明清两朝的最高峰。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清廷对北方汉族士人的特殊政策;南方战乱提供的历史机遇;明代以来山东地方和家族教育的繁盛等。然而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状况、交通便利程度、社会风气等因素的影响又导致了进士地区分布的不平衡性,主要集中于鲁西大运河沿岸和鲁中东地区。为了清晰地分析清初山东进士的仕途,本文将清初山东进士的籍贯、名次、初授官职、最高官职及中举时间逐一列出,绘制成表,就总体而言,清初山东进士群体的仕途相对来说还是较为平稳的。任何一种现象的出现都或多或少地对社会产生影响,清初山东进士大量涌现对当时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科举世家的产生和对文教及社会风气的影响等方面。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K24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喜俊;;时占经与458个红手印[J];乡音;2006年07期

2 韩晓时;;大连“七品参王”传奇[J];中国地名;2010年12期

3 张君;田奇庄;;“七品村官”激情燃烧在穷乡[J];民主与法制;2008年17期

4 周岭;;七品红楼之大观园四题[J];中国科技财富;2007年07期

5 周岭;;七品红楼之栊翠庵品茶[J];中国科技财富;2007年08期

6 星云大师;;做人七品[J];杂文选刊(下旬版);2012年10期

7 星云大师;;做人七品[J];环球人物;2013年05期

8 张熙惟;论宋代山东经济的发展[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9 张仁玺;元代山东经济述略[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5期

10 高凤林;隋唐时期山东经济发展的特点[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丕虎;;黄河断流对山东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A];中国水利学会200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张卫国;;科学发展观与山东经济的更快更好发展[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全面发展(上)[C];2005年

3 王军;;改革开放30年山东经济建设的成就与经验[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8年

4 高晓梅;;影响山东经济增长的三因素分析[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6年

5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山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A];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四届年会专辑[C];2007年

6 孙晓燕;罗红艳;张亮;;建设生态山东 从身边小事做起[A];山东省科协重点学术研讨活动成果——山东生态省建设与发展论文汇编[C];2004年

7 王栋;韩伯棠;;美国康州产业集聚对山东经济发展的启示[A];全国第九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郭先登;;关于山东经济把握后金融危机时期发展走向的研究[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9年

9 李望;刘纪坤;;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山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10 袁红英;;区域技术创新与山东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朱凯;千年佛经文 世上独一份[N];南京日报;2008年

2 记者 温跃 赵小亮 通讯员 刘强;中行:为山东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助力[N];金融时报;2013年

3 韩建文 韩伟静 张琦 本报记者 朱洪升 组稿;把脉山东经济形势 关注未来发展趋势[N];联合日报;2013年

4 本报评论员 蒋培宇;山东再往南:后苏州模式[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5 钱秋臣邋张楠;绩优蓝筹撑起山东经济一片天[N];中国证券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种昂;山东“大企业工程”升级:5年筹组10大集团[N];经济观察报;2007年

7 申利;华侨华人推动山东经济结构调整[N];经理日报;2006年

8 李攻;增速回落14.6%:前三季度山东经济适速增长[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9 任旭强;服务业将领涨山东经济[N];联合日报;2009年

10 记者 姚雷 江莹 侯婷;携手推进山东经济文化强省建设[N];国家电网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滢;清初山东进士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7年

2 钟惠燕;第十一届全运会融入山东经济社会运作模式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3 邵双双;朝鲜使臣所见的明末山东[D];山东大学;2015年

4 刘金颖;山东地区会馆研究(1660-1950)[D];山东大学;2015年

5 张秀;明代山东水灾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6 李晓;牙商与近代山东经济[D];山东大学;2016年

7 李莹;近代山东典当业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8 夏坤;山东红枪会研究(1937-1945)[D];山东大学;2016年

9 顾芳;阎敬铭与山东地方重建(1863-1867)[D];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

10 王晴;1919-1927年马克思主义在山东的传播[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5676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25676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5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