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论魏晋南北朝旌表制度

发布时间:2020-02-29 17:59
【摘要】:旌表制度是中国封建王朝推行社会教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维护社会秩序、敦睦民风的重要作用,一直为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统治者所重视和推崇,引领着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是仁、义、忠、孝、节、廉等中国传统道德的社会评价和回馈机制,客观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精神面貌,是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突破口。 旌表制度源于先秦时期,在汉代因受到封建统治者的重视而得到迅速发展,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直向前发展,并开启了某些先例,历经隋唐时期的不断发展,,至于宋元时期,因为宋明理学的出现和发展,不断发展完善,明清时期,封建王朝统治趋于僵化腐朽,旌表制度发展到顶点但亦随之没落。总而言之,旌表制度与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相始终。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也是旌表制度发展的重要时期,经历了秦汉时期的发展,旌表制度在此时期继续向前发展。忠臣、孝子、节妇、贤义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旌表对象。本文试图通过对以上旌表对象的探索和研究,揭示魏晋南北朝时期旌表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在中国古代旌表发展史中的地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K2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那晓凌;;明清时期的“义夫”旌表[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7年02期

2 王美华;官方旌表与唐宋两代孝悌行为的变异[J];东北师大学报;2003年02期

3 蔡凌虹;明代节妇烈女旌表初探[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0年06期

4 李朝阳;;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妇女的社会地位[J];河池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李丰春;;社会评价论视野中的旌表制度[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王国胜;;隐士和隐逸文化初探[J];晋阳学刊;2006年03期

7 王侃;宋例辨析[J];法学研究;1996年02期

8 赵志坚;两汉妇女的贞节问题[J];历史教学;1998年04期

9 铁爱花;;论宋代国家对女性的旌表[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8年06期

10 黎小龙;义门大家庭的分布与宗族文化的区域特征[J];历史研究;1998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马小红;[N];人民法院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红霞;唐代隐逸风尚与诗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李丰春;传统旌表活动与基层社会的控制[D];上海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园园;北宋旌表制度初探[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贺拥军;中国早期贞节观念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韩帅;汉代旌表制度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夏静;我国古代存留养亲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吴艳艳;中国古代旌表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6 宋锡玲;中国古代正史隐逸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838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25838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3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