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魏晋南北朝旌表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K2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那晓凌;;明清时期的“义夫”旌表[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7年02期
2 王美华;官方旌表与唐宋两代孝悌行为的变异[J];东北师大学报;2003年02期
3 蔡凌虹;明代节妇烈女旌表初探[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0年06期
4 李朝阳;;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妇女的社会地位[J];河池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李丰春;;社会评价论视野中的旌表制度[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王国胜;;隐士和隐逸文化初探[J];晋阳学刊;2006年03期
7 王侃;宋例辨析[J];法学研究;1996年02期
8 赵志坚;两汉妇女的贞节问题[J];历史教学;1998年04期
9 铁爱花;;论宋代国家对女性的旌表[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8年06期
10 黎小龙;义门大家庭的分布与宗族文化的区域特征[J];历史研究;1998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马小红;[N];人民法院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红霞;唐代隐逸风尚与诗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李丰春;传统旌表活动与基层社会的控制[D];上海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园园;北宋旌表制度初探[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贺拥军;中国早期贞节观念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韩帅;汉代旌表制度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夏静;我国古代存留养亲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吴艳艳;中国古代旌表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6 宋锡玲;中国古代正史隐逸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838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2583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