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社会学视角下的战国士阶层社会流动

发布时间:2020-03-03 20:25
【摘要】:士人在中国社会大变革的战国时期所进行的活动,可概括为"社会流动"。战国士阶层社会流动有垂直流动、水平流动、代内流动、代间流动等几种方式。其中,垂直流动尤其是向上流动,是显著的流动方式。士人实现向上流动的途径包括从师、游说、引荐、国君招贤等。士阶层社会流动是对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作出的积极回应,同时也表明,战国正处于中国古代社会的转型期。正因为此,战国士阶层社会流动呈现出主体平等性、非制度性等特征,与秦汉以后大一统社会下士大夫社会流动有着显著不同。目前,学界对战国士阶层社会流动的考察尚不够全面系统,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詹子庆;先秦士阶层的演变及其历史地位[J];史学月刊;1984年06期

2 王泽民;;春秋时代士阶层的崛起及其社会文化性格[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3 蔡靖泉;楚、秦的“士”与社会发展[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张建雄;;资本的出路——海外学者眼中的晚明日常生活[J];杭州(我们);2010年07期

5 王泽民;春秋时代士阶层的崛起及其社会文化性格[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汉文);1995年04期

6 葛志毅;;重溯士之社会历史起源[J];大连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7 魏良_";忠节的历史考察:先秦时期[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8 赵发中,魏光峰;春秋战国河南士阶层的崛起与私学的出现[J];殷都学刊;2000年01期

9 朱冠军;;浅析春秋战国之际士阶层的演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2期

10 曹印双;;从墓志看唐代处士阶层信仰格局[J];宗教学研究;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陈绍棣;;商品经济影响下的战国世风[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C];2004年

2 徐辉;;战国纵横策士心态与儒士心态比较[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3 陈绍棣;;商品经济影响下的战国世风[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全国首届东周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杜晓黎;;呼和浩特地区战国时期货币经济[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四辑)[C];2003年

5 赵国华;叶秋菊;;战国时期的秦楚关系[A];秦都咸阳与秦文化研究——秦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李合群;;战国魏都大梁考辨[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下册)——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孙继民;郝良真;;试论战国赵文化构成的二重性[A];赵国历史文化论丛[C];1987年

8 杜宇;孙敬明;;从有关铭刻看战国时期赵之兵器冶铸手工业[A];赵国历史文化论丛[C];198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集美大学文学院 陈光田;从战国成语玺看 先秦时期人的价值取向[N];光明日报;2012年

2 张裕臣;战国时期反腐败主要措施[N];检察日报;2004年

3 刘丰;论战国时期儒家的选举说[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4 记者 王瑾 专家 王万涛;燕的统治·游学之士·秦灭燕[N];大连日报;2010年

5 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博士生 陈荣庆 中共江西省赣州市委党校副校长 邓明;战国士人俸禄的变化与战国学术繁荣[N];中国贸易报;2009年

6 李炳彦;激烈竞争环境中的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N];中国国防报;2006年

7 沈长云;赵文化的历史渊源、特征及价值[N];光明日报;2009年

8 学者 刘刚 冬君;力的较量[N];中国经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陈荣庆;荀子与战国学术思潮[D];西北大学;2007年

2 池桢;静静的思想之河——战国时期国家思想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3 李桂民;荀子思想与战国时期的礼学思潮[D];西北大学;2006年

4 陆德富;战国时代官私手工业的经营形态[D];复旦大学;2011年

5 王强;老子与先秦思想[D];西北大学;2009年

6 郭永秉;楚地出土战国文献中的传说时代古帝王系统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满;唐五代河北地方社会的变迁与新兴文士阶层的兴起[D];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

2 宋丽娟;战国邦交文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3 张汝君;战国公子政治活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4 李忠林;略论战国文化的分区[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山青;战国时期韩国政治的兴衰[D];河南大学;2010年

6 王贝贝;战国时代急需人才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金大伟;战国军法时代特征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8 张志锋;战国货币列国间流通初探[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晓博;从货币角度看战国时期商品贸易的发展和繁荣[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章丽琼;战国时期列国置相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845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25845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6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