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诸京留守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5 05:55
【摘要】:金代沿袭辽朝京制管理体系,在地方建立诸京体制。金代诸京所处地理位置均为金朝军事政治的要冲之地,故诸京留守的选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金朝统治者对诸京的重视程度和掌控力度。本文通过对金代诸京留守这一官员群体进行系统研究,梳理金代各时期诸京建置情况和诸京留守的职掌,对金代诸京留守官员名录进行考补和更正,确定诸京留守人数及人次数,分析诸京留守的民族家庭出身及入仕途径,对留守的前任职官进行分类统计,对留守的任期、考课及去向情况作出归纳探讨,进而揭示金代诸京留守在金朝史上的作用及地位。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构成。其中正文分为四章。第一部分,绪论中阐明了该文的选题意义,对诸京建置的变化及研究范围进行了简述和界定,并对与本文相关的学术界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梳理,总结当前研究所面临的问题。第二部分,为正文部分,共分为四章。第一章,金代诸京建置和金代诸京留守职掌。首先,分三个时间段,即前期、中期、末期对金代诸京建置的变化情况进行阐述和分析;其次对金代诸京留守的职掌进行论述,诸京留守具有军事防务、行政司法管理、参与经济、营建地方工程等方面的职掌,同时受皇帝的派遣,还具备奉旨出使、行使册封等临时性差遣。第二章,金代诸京留守考补。通过对《金史》等史料进行细致挖掘,结合学术界对金代诸京留守的研究成果,对被授予金代诸京留守的官员进行辨别考证,相对于前人的研究,增补一部分官员,同时排除一部分官员,对金代诸京留守名录进行重新的确定。第三章,金代诸京留守选任研究。金代诸京留守是金朝重要的职官群体,其民族、家庭出身、入仕途径、前任职官及品级、官员个人能力等都构成诸京留守的选任要素,本章对上述内容进行重点阐述,亦根据金朝不同时期发展的政治形势特点,进行诸京留守选任的分析说明。通过对史料进行分析总结,可知女真族,特别是宗室贵族在出任该职方面具有绝对优势,汉族、契丹、渤海、奚族等出任诸京留守人数之和亦难以与其匹敌。第四章,金代诸京留守的任期、考课及去向研究。根据《金史》、《金方镇年表》等史料,对各个京留守的任期进行考证,并通过整体平均数方法与分期平均数方法对诸京留守的任期进行计算和分析,推断出诸京留守的任期在2年左右;另通过发掘史料,对诸京留守的奖惩情况进行归纳总结;论述诸京留守的去向主要包括调往他任、卒于任上、致仕等三种情况。第三部分,结语。根据各章节所述,通过图表对金代诸京留守官员人数,及人次分布基本情况进行阐述,并对诸京留守在金代政治运作系统中的地位作用、中央对诸京留守的掌控等方面进行总结论述。
【图文】:
图 5-1 金代诸京留守人次分布图通过上述图表及结合掌握的史料,可进行如下推论:金中期诸京留守的人次数高于金前期与金末期人次数之和。金诸京留守在金朝各时期阶段的分布,应不具备稳定明确的规律性,金中央对留守的选任及调任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具体而言,金前期(1115—1149),东京、西京留守的官员人次数略多于其他4 京,上京留守官员人次数则远低于其他五京的人次数,其中主要因素是金朝前期和中期对上京进行了一系列行政调整变化,进而导致留守身份的官员减少;金中期(1149—1208),北京(中京)留守的官员人次数最高,西京、南京、东京紧随其后,中都最少;金末期(1208—1234),整个金朝国势严重衰微,诸京先后沦陷,而导致出任诸京留守人次数呈大幅度下降的态势,相对而言,,金末中京留守人数最多,远超其他六京的留守人次数。从金朝三个期间的发展阶段来看,尤其是从五京制到七京,再到“一都五京制”,最后至两京体制的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K246.4
【图文】:
图 5-1 金代诸京留守人次分布图通过上述图表及结合掌握的史料,可进行如下推论:金中期诸京留守的人次数高于金前期与金末期人次数之和。金诸京留守在金朝各时期阶段的分布,应不具备稳定明确的规律性,金中央对留守的选任及调任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具体而言,金前期(1115—1149),东京、西京留守的官员人次数略多于其他4 京,上京留守官员人次数则远低于其他五京的人次数,其中主要因素是金朝前期和中期对上京进行了一系列行政调整变化,进而导致留守身份的官员减少;金中期(1149—1208),北京(中京)留守的官员人次数最高,西京、南京、东京紧随其后,中都最少;金末期(1208—1234),整个金朝国势严重衰微,诸京先后沦陷,而导致出任诸京留守人次数呈大幅度下降的态势,相对而言,,金末中京留守人数最多,远超其他六京的留守人次数。从金朝三个期间的发展阶段来看,尤其是从五京制到七京,再到“一都五京制”,最后至两京体制的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K246.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符海朝;;金世宗燕人上层“诡随”论探析[J];兰州学刊;2016年07期
2 姜宇;;金代东京留守司初探[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01期
3 夏宇旭;;金代契丹族地方官的政治活动及作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4 赵永春;;金史研究资料简介[J];地域性辽金史研究;2014年00期
5 李秀莲;;渤海文士高庆裔与金初贵族政治[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06期
6 邸海林;;浅论金代将领纥石烈志宁[J];世纪桥;2013年09期
7 夏宇旭;;论金代契丹族官员的外交活动及作用[J];史学集刊;2013年03期
8 吴W
本文编号:25995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2599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