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处士形象与历史书写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1 08:48
【摘要】:东汉是处士形象演变的关键期,因而笔者首先从“处士”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入手,凸显东汉处士的独特性。再结合当时的政治背景,探寻该群体与国家之间的互动关系。最后利用文本比对的方式,提炼出两种常见的历史书写模式,以期还原出更为真实的东汉处士形象。基于此,全文共分三章展开研究。第一章“绪论”主要陈述本文选题缘由、意义、现状及研究方法四个内容。全章分三小节展开,第一小节指出东汉处士形象背后具有复杂的史料来源,由此引发对东汉处士的再思考。第二、三小节从四个方面搜集现有成果,发现目前学界对东汉处士形象及其历史书写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以文本比对为主要研究方法,打破传统研究中以一家之言分析人物形象的局限。第二章“东汉处士的概念及其历史命运”承接第一章所提问题,先通过对处士群体的定义、历史渊源及思想渊源的探究,明确他们与世俗事务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再将东汉分为三个阶段,由此归结出东汉处士群体与宦官、外戚两个集团应为相互牵制、此消彼长的“三角结构”,进而推导出皇权的盛衰与东汉处士群体在政治舞台的影响力呈反比,由此解释桓、灵二帝时期大量出现的原因,同时为第三章的文本比对研究做好铺垫。第三章“东汉处士的历史书写”基于第二章所总结的社会大背景,展开文本比对研究,并结合东汉处士与政治间的互动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史家撰史产生的影响,梳理桓、灵时期处士形象的演变轨迹,并且发现以范晔为代表的一批史家在编撰史籍的过程中,常借助情节的删改增补,委婉却不失深度地表现个人对所写对象以及这个对象所处的时代的整体认识。
【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K234.2
【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K23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君;;汉晋之间的青土隐逸及其文学与学术影响[J];文学遗产;2015年06期
2 陈君;;中古隐逸传统中被忽略的一环——关陇高士及其对隐逸传统的建构[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3 孙正军;;中古良吏书写的两种模式[J];历史研究;2014年03期
4 史静;;论东汉隐士之不应征辟[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5 蒋波;;两汉之交的归隐现象及东汉初年的隐士政策[J];理论月刊;2009年11期
6 杜晓刚;;中国古代隐士类型简论[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7 张骏,
本文编号:26912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2691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