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甘肃清代疫灾及其防治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1 13:00
   瘟疫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灾害。中国自古瘟疫频发,甘肃地区清时期的疫灾是我国历史时期瘟疫灾害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历史的瘟疫灾害的发生发展及其防治状况,不仅可复原历史的真实面貌,为新兴的历史医学地理的研究作出些微贡献,而且对于我们今天的防疫减灾,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史鉴意义。本文通过全面检索、征引大量相关史料,考得甘肃地区清时期主要发生的疫灾有鼠疫、天花、霍乱、白喉、麻疹、百日咳、猩红热、痢疾等。整个清代268年中,共有36个疫灾之年,平均每7.4年发生一次疫灾,疫灾频度为13%。从季节分布上来看,疫灾多发于夏秋,春季与冬季较少发生;在朝纪变化上,中前期疫灾频度较低,自咸丰朝以后,同治和光绪两朝疫灾频度波动上升,分别达到62.9%和32.3%,远高于其他各朝;在空间分布上,共计32个县域累计发生64次疫灾,清前期疫灾的重心位于东部和南部地区,中期疫灾重心开始偏向中部,到了后期疫灾重心基本分布在陇中、陇东黄土高原和东南部地区,西北部河西走廊地区疫灾发生较少,疫灾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地区性特点。甘肃地区清时期疫灾的发生多与气候、地形、饥荒、战争、环境卫生以及人口的分布有关,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人口大量死亡。而民众对于疫灾的认知基本上停留在较为迷信阶段,鬼神致疫的观念普遍存在,防疫意识也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在这种缺乏防疫手段的时期,救疫措施就显得非常重要,每当有疫灾发生,政府、地方乡绅和普通民众都会采取不同的措施来防治疫病流行,在各界的救疫举措中,普通民众对疫灾的救助相比政府更具灵活性与针对性,因之也逐渐成为了疫灾防治的主要承担者。清代晚期,西方医学开始传入中国,光绪十四年(1888年)西医传入甘肃境内,民众的公共卫生意识以及公共卫生机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以西医为主的教堂医院在甘肃各地设立,促进了甘肃医学近代化的趋势及防疫的发展。
【学位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K249
【部分图文】:

疫灾,王朝,甘肃


清代各王朝甘肃疫灾发生年数

疫灾,王朝,甘肃


图 3.2 清代各王朝甘肃疫灾频度从图 3.1 可知,清代共历时 268 年,甘肃省的疫灾年份一共有 36 个。平均每 7.4 年会发生一次疫灾,疫灾频度为 13%。由图 3.2 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出,

疫灾,甘肃,变化趋势


图 3.3 清代甘肃疫灾变化趋势图说明:此图参考龚胜生《隋唐五代时期疫灾地理研究》②一文的制图方法。多项式趋势线反应的是以10 年为时间尺度的疫灾趋势。周期规律:用十年疫灾指数(连续十年内发生疫灾的年数)来反应一个地疫灾的长期趋势变化。③图 3.3 为清代甘肃省“十年疫灾指数”趋势变化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毅;杨宇;;历史时期中国重大自然灾害时空分异特征[J];地理学报;2012年03期

2 成爱芳;赵景波;冯起;;甘肃陇中地区清代干旱灾害与气候变化研究[J];中国沙漠;2011年06期

3 龚胜生;刘卉;;北宋时期疫灾地理研究[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1年04期

4 朱凤祥;;清代政府行为与疫病灾害的关系[J];北方文物;2011年02期

5 程杨;李海蓉;杨林生;;中国明清时期疫病时空分布规律的定量研究[J];地理研究;2009年04期

6 张经久;张田生;;清代甘肃自然灾害考论[J];兰州学刊;2008年06期

7 龚胜生;叶护平;;魏晋南北朝时期疫灾时空分布规律研究[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年03期

8 翁晓红;李丽华;肖林榕;;明清时期疫病的预防思想与方法[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龚胜生;;隋唐五代时期疫灾地理研究[J];暨南史学;2004年00期

10 孙关龙;中国历史大疫的时空分布及其规律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年06期



本文编号:28366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28366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1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