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身份认同与社会秩序—从传播仪式观考察中国古代冠礼

发布时间:2017-04-10 12:02

  本文关键词:身份认同与社会秩序—从传播仪式观考察中国古代冠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詹姆斯.凯瑞所提出的传播仪式观在传播学的研究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开启了传播学研究的新视野。本文选取冠礼发展最为鼎盛的周代冠礼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其他朝代冠礼的演变,希望能够通过传播仪式观这个新颖的角度重新去解读冠礼。而中国古代礼制本身就属于社会系统运行的一部分,通过其符号系统和意义系统发挥着作用,属于传播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国礼制中包含了个人、家庭、国家、宗教、政教、宗法等复杂的关系,包含了典章制度和具体行为两种传播方式,既包括观念的表现形式,也包括物质的表现形式。而“成人”是人类发展史中永恒的话题,广义的“成长”贯穿个体人生始终,以通过各种关口显示生命历程,,标志其生命阶段及其身份的转换。狭义的“成长”特指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及其相应的仪式,人类学将之称为成年礼、再生仪式等,即通过特定分离、过渡、考验、象征性死亡与复活而回归,获得新的生命与状态。通过传播仪式观相关文化视角的解读中国的冠礼,能够从新的角度去解读特定共同体的参与行为、自我认同以及相互秩序的建立,从而理解其在稳定社会秩序中所起到的作用。
【关键词】:冠礼 传播仪式观 象征意义 社会秩序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206;K892.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1 绪论6-11
  • 1.1 文献综述6-10
  • 1.2 研究方法10
  • 1.3 研究意义和创新之处10-11
  • 2 传播仪式观概念体系11-21
  • 2.1 “传播”和“仪式”概念考察11-16
  • 2.2 传播仪式观的提出16-18
  • 2.3 两种传播观的比较18-21
  • 3 仪式传播:冠礼探索的新视野21-29
  • 3.1 冠礼的起源21-22
  • 3.2 冠礼的形式22-25
  • 3.3 冠礼、传播和仪式的关系25-29
  • 4 传播仪式观下冠礼的象征29-39
  • 4.1 “庆春仪式”与“再生之礼”:冠礼举行的时间意义29-32
  • 4.2 东房:冠礼举行的空间意义32-35
  • 4.3 三加而尊:冠礼举行的行为意义35-39
  • 5 冠礼传播的社会功能39-48
  • 5.1 社会期待和自我认知39-41
  • 5.2 “命字”带来的身份转换41-43
  • 5.3 冠礼传播中的社会秩序43-48
  • 6 结论48-49
  • 注释49-52
  • 参考文献52-55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55-56
  • 致谢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杰;;仪式传播观浅议[J];当代传播;2007年02期

2 韩东育;;从周代社会结构看“礼”的社会功能[J];东北师大学报;1986年03期

3 金尚理,陈代波;从神道到人道——谈礼在原始宗教阶段的演化及其对早期民族精神的影响[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4 谢瑞芳;中国古代礼仪探源[J];湖南社会科学;1997年04期

5 陈力丹;;传播是信息的传递,还是一种仪式?——关于传播“传递观”与“仪式观”的讨论[J];国际新闻界;2008年08期

6 吴贤哲;;从礼经看礼的起源、功用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J];孔子研究;1996年02期

7 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理论的知识谱系[J];民俗研究;2003年02期

8 刘德增;礼与中国文化的再探讨[J];齐鲁学刊;1989年03期

9 王小盾;龙的实质和龙文化的起源[J];寻根;2000年01期

10 孙惠柱 ,高鸽;什么是人类表演学——理查德·谢克纳教授在上海戏剧学院的讲演[J];戏剧艺术;2004年05期


  本文关键词:身份认同与社会秩序—从传播仪式观考察中国古代冠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66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2966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e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