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影响宋代山水画构图形式的因素

发布时间:2021-01-11 04:28
  中国山水画在宋代已经相当成熟,其构图形式发生了几次转变:北宋呈现博大、庄重、雄壮的特点;南宋则是抒情、小巧、秀丽。无论是北宋的全景构图形式,还是南宋的边角构图形式,都体现出宋代山水画构图的多样性。文章以代表性画家及其作品为例,分析北宋与南宋山水画在构图上的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 

【文章来源】:艺术教育. 2020,(05)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影响宋代山水画构图形式的因素


李唐《清溪渔隐图》绢本25.2×144.7cm

绢本,踏歌,清溪


马远《寒江独钓图》绢本26.7×50.5cm

绢本


被誉为“南宋四家”第一人的李唐,其在北宋时期作为宫廷画师受到宋徽宗的赏识,创作了众多经典绘画作品。其画面构图多取中景,彻底改变了全景式的构图形式。在作品《清溪渔隐图》(图5)中,画面以钱塘一带山中雨后景色为主,在构图上留出大片空白以表现宽阔的水面;近景的树木错落有致,中间穿插板桥、小舟等,体现出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有统一的美学风格。中国国家画院院委张晓凌曾提及:“《清溪渔隐图》是李唐南渡后的风格,和范宽那种骨体丰健、皴擦严谨、墨色积染浓厚的风格迥异。”[5]此幅作品中,以一位垂钓的隐士作为点景人物。李唐的另一作品《四时册页》中的第一幅《梅斋罨翠》,画面描绘了茅屋几间,男女老幼和谐共处,犹如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一般美好。李唐在绘画中体现出隐逸的情操,其作品反映出对构建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的理想社会的追求。南宋三朝宫廷画师刘松年,其作品多以西湖为题材,常把西湖的清静幽雅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的山水画多以小品为主,画面中坚挺的山石、辽阔的江面、连绵不断的山脉与规整的亭台楼阁虚实相应,既呈现出南方山水温婉的一面,又有刚硬的一面。其作品《四景山水图》分四段,分别描绘了西湖庭院别墅春夏秋冬四时景象,整个系列作品在山水之中穿插了规整的亭台楼阁,极具韵味。在构图上,该作品介于全景式山水和“边角之景”之间,景物集中在边角,但整个画面仍然有全景之势。由于南宋的都城在杭州,刘松年目睹了众多金碧辉煌的亭台楼阁、清幽雅静的园林别墅,这为他创作《四景山水图》提供了一定的人文与自然条件。他将日常生活与杭州西湖的景色相结合呈现在画面之中,表现出南宋时期的人文风貌与自然景观。刘松年审美趣味及构图形式的转变,从侧面反映出南宋晚期社会生活及审美取向的变化。


本文编号:29700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29700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a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