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泰宁军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9 11:20
泰宁军位于山东南部,在元和十四年之前作为淄青镇的组成部分存在,因属州实力较弱而鲜为人关注。三分淄青镇后唐政府为掌控山东地区,对于泰宁军的政治、军事、财政等方面进行了严密控制,泰宁军也渐由跋扈地区变为恭顺的中原藩镇,为唐政府稳定藩镇秩序、加强边疆防卫等方面出力颇多。但随着唐政府实力的衰微导致对藩镇的控制力弱化,加之泰宁军周边接连爆发的庞勋之乱及王仙芝、黄巢之乱,泰宁军不可避免的走向了军事化和独立化的道路。尤其是在朱瑾和朱温的统治之下,深刻的卷入了中原地区的藩镇混战,最终作为属镇而纳入到五代中原王朝的统治秩序中。泰宁军是唐政府重建山东地区秩序和唐末变局的重要参与者,但学术界对于泰宁军较少关注。故本文通过对于泰宁军的研究,以期加强对于泰宁军的认识。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对本文的选题意义、国内外对于藩镇整体和个案研究的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目标和方法作一大致介绍。正文部分由四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为泰宁军概况,第一节主要论述了泰宁军的自然地理和自然气候概况,认为优渥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是泰宁军经济发展的优势。第二节主要论述了泰宁军的经济物产概况,优良的自然环境使得本镇种植业、手工...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泰宁军概况
第一节 自然地理概况
第二节 经济物产概况
第三节 风土民情概况
第二章 泰宁军成镇及属州区划变迁
第一节 泰宁军成镇
第二节 南北朝隋唐时期泰宁军属州区划变迁
第三章 唐政府治下的泰宁军
第一节 选官用人
第二节 赋税财政
第三节 军队控驭
第四节 施行良政
第四章 唐末变局中的泰宁军
第一节 朱瑾治下的泰宁军
第二节 朱温治下的泰宁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黄巢起义对晚唐藩镇格局的影响[J]. 胡耀飞. 文史哲. 2017(04)
[2]P.3723鲁地礼物清单所示唐代山东社会生产[J]. 周尚兵. 敦煌研究. 2016(04)
[3]五代十国时期藩镇制的变化及特点[J]. 刘喆. 唐史论丛. 2015(02)
[4]论唐五代藩镇使府内部的监察体制[J]. 杜文玉. 文史哲. 2014(05)
[5]唐代藩镇研究模式的总结和再思考——以河朔藩镇为中心[J]. 张天虹.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6)
[6]分镇与徙治——兼论中晚唐藩镇与州的博弈进退[J]. 张达志. 安徽史学. 2011(04)
[7]唐代淄青镇:内在文化原因析论[J]. 苑汝杰. 宁夏社会科学. 2011(03)
[8]中晚唐中原藩镇“防秋”问题的历史考察[J]. 朱德军. 宁夏社会科学. 2011(02)
[9]“姑息”与“用兵”——朝廷藩镇政策的确立及其实施[J]. 孟彦弘. 唐史论丛. 2010(00)
[10]唐代后期藩镇与州之关系新解[J]. 张达志. 学术月刊. 2010(01)
博士论文
[1]唐代中原藩镇研究[D]. 朱德军.陕西师范大学 2009
[2]8至9世纪“在唐新罗人”在黄海海上的交易活动[D]. 朴天伸.北京师范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五代成德镇研究[D]. 刘喆.陕西师范大学 2016
[2]唐代天平军研究[D]. 石宏夫.陕西师范大学 2016
[3]唐代平卢淄青藩镇探微[D]. 闫云荣.天津师范大学 2014
[4]唐宋时期山东海港转型研究[D]. 徐好艳.中国海洋大学 2013
[5]平卢淄青镇李正己家族研究[D]. 张百栋.曲阜师范大学 2013
[6]唐代郓州地方行政制度研究[D]. 孙顺顺.山东大学 2012
[7]唐代淄青镇研究[D]. 郑东岩.山东师范大学 2010
[8]唐代横海镇研究[D]. 王妙英.河北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86892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泰宁军概况
第一节 自然地理概况
第二节 经济物产概况
第三节 风土民情概况
第二章 泰宁军成镇及属州区划变迁
第一节 泰宁军成镇
第二节 南北朝隋唐时期泰宁军属州区划变迁
第三章 唐政府治下的泰宁军
第一节 选官用人
第二节 赋税财政
第三节 军队控驭
第四节 施行良政
第四章 唐末变局中的泰宁军
第一节 朱瑾治下的泰宁军
第二节 朱温治下的泰宁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黄巢起义对晚唐藩镇格局的影响[J]. 胡耀飞. 文史哲. 2017(04)
[2]P.3723鲁地礼物清单所示唐代山东社会生产[J]. 周尚兵. 敦煌研究. 2016(04)
[3]五代十国时期藩镇制的变化及特点[J]. 刘喆. 唐史论丛. 2015(02)
[4]论唐五代藩镇使府内部的监察体制[J]. 杜文玉. 文史哲. 2014(05)
[5]唐代藩镇研究模式的总结和再思考——以河朔藩镇为中心[J]. 张天虹.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6)
[6]分镇与徙治——兼论中晚唐藩镇与州的博弈进退[J]. 张达志. 安徽史学. 2011(04)
[7]唐代淄青镇:内在文化原因析论[J]. 苑汝杰. 宁夏社会科学. 2011(03)
[8]中晚唐中原藩镇“防秋”问题的历史考察[J]. 朱德军. 宁夏社会科学. 2011(02)
[9]“姑息”与“用兵”——朝廷藩镇政策的确立及其实施[J]. 孟彦弘. 唐史论丛. 2010(00)
[10]唐代后期藩镇与州之关系新解[J]. 张达志. 学术月刊. 2010(01)
博士论文
[1]唐代中原藩镇研究[D]. 朱德军.陕西师范大学 2009
[2]8至9世纪“在唐新罗人”在黄海海上的交易活动[D]. 朴天伸.北京师范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五代成德镇研究[D]. 刘喆.陕西师范大学 2016
[2]唐代天平军研究[D]. 石宏夫.陕西师范大学 2016
[3]唐代平卢淄青藩镇探微[D]. 闫云荣.天津师范大学 2014
[4]唐宋时期山东海港转型研究[D]. 徐好艳.中国海洋大学 2013
[5]平卢淄青镇李正己家族研究[D]. 张百栋.曲阜师范大学 2013
[6]唐代郓州地方行政制度研究[D]. 孙顺顺.山东大学 2012
[7]唐代淄青镇研究[D]. 郑东岩.山东师范大学 2010
[8]唐代横海镇研究[D]. 王妙英.河北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868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2986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