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两汉魏晋南北朝都城建筑的发展演变

发布时间:2021-01-26 01:41
  本文结合两汉魏晋南北朝都城建筑的考古发现,把其分为城墙城门、宫殿官署、礼制建筑及宗教建筑四类,通过代表性的建筑基址,大致勾画出各类建筑的结构及特点。不同类型的单体建筑,其平面形制及建筑特征是不一样的,大朝正殿平面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西汉时期宫殿建筑依靠夯土台基而建,在此以后,夯土台基的高度则逐渐降低。高台建筑的衰落与土木技术的进步密切关联,由此导致建筑形式从高台到楼阁及由实到虚的转变。 

【文章来源】:中原文物. 2020,(0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两汉魏晋南北朝都城建筑的发展演变


一赵彭城北朝佛寺遗址平面图

建筑平面图,遗址,明堂,王莽


图九“王莽九庙”三号建筑遗址平面图F13、F14位于大围墙外西南部。F13为长方形,有早、晚两期,可能是汉初及元始年间所立的社稷遗址。F14由方形围墙及中心建筑组成,形制与“王莽九庙”相同,疑为王莽修建的新社稷。

平面图,平面图,太极,形制


北魏阊阖门是太极宫南门,北对太极殿,二者之间还有二号门、三号门。阊阖门是一座面阔7间、进深4间的殿堂式建筑,中间有3个门道,2道隔墙,东、西各一个墩台。门址前面两侧各有一个阙台与东西宫墙相接,为曲尺形三出阙。考古表明,阊阖门始建于魏晋时期,北魏沿用,北周也曾进行了修补[12]。二号及三号门址形制与阊阖门相似,也有一门三道,唯无门阙而已[13]。(图二)当然,并非所有的宫门都是一门三道。在汉长安城东北部十六国北朝小城发掘的一座门址,位于东、西宫之间,可能是文献记载中的西宫东门崇阳门。该门仅一个门道,门道两侧砌砖,地面铺砖[14]。西宫为当时的正宫,西宫南门称应门,位置似为今楼阁台遗址,至今没有发掘,推测形制可能与洛阳阊阖门相似。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长安城布局的形成与《考工记·匠人营国》的写定[J]. 徐龙国,徐建委.  文物. 2017(10)
[2]河北临漳邺城遗址核桃园一号建筑基址发掘报告[J]. 何利群,朱岩石,沈丽华,郭济桥.  考古学报. 2016(04)
[3]河南洛阳市汉魏故城太极殿遗址的发掘[J]. 刘涛,钱国祥,郭晓涛.  考古. 2016(07)
[4]河南洛阳市汉魏故城发现北魏宫城太极东堂遗址[J]. 钱国祥,刘涛,郭晓涛.  考古. 2015(10)
[5]河北临漳县邺城遗址赵彭城北朝佛寺遗址的勘探与发掘[J]. 朱岩石,何利群,郭济桥,艾力江.  考古. 2010(07)
[6]河南洛阳市汉魏故城新发现北魏宫城二号建筑遗址[J]. 钱国祥,刘涛,肖淮雁,郭晓涛.  考古. 2009(05)
[7]大同北魏方山思远佛寺遗址发掘报告[J]. 胡平.  文物. 2007(04)
[8]西安市汉长安城长乐宫四号建筑遗址[J]. 张建锋,刘振东,王晓梅.  考古. 2006(10)
[9]汉长安城长乐宫发现凌室遗址[J]. 刘振东,张建锋.  考古. 2005(09)
[10]河南洛阳汉魏故城北魏宫城阊阖门遗址[J]. 钱国祥,刘瑞,郭晓涛.  考古. 2003(07)



本文编号:30002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0002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1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