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金代西京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04 04:18
  金代西京是我国的北方的文化中心之一。金朝统治西京的一百年中,西京的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得到了不断发展,为西京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西京地区处于南北交汇之处,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融地带,独特的地理区位是西京文化发展的地域基础。人口流动以及多民族融合则是西京文化形成的人文基础。金代西京文化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西京是金朝教育与科举发展较快的地区,涌现了众多有影响力的文学家,他们为西京文化繁荣做出了贡献,如边元鼎、刘撝、刘汲、雷渊、曹之谦等西京籍文人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此外,佛、道两家在金代西京地区发展依然兴盛,西京地区寺院经济发达,大同华严寺、朔州崇福寺直到今天都是比较著名的寺院。金代的西京文化具有多民族性和地域性的特点。从北魏在大同建都一直到辽金时期,鲜卑、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的人民先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少数民族的烙印,金代西京人衣着、发式胡化倾向较为明显,社会风俗习惯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带有自身特色的地域文化。金代西京文化的另一个特点是形成了地域性的文化集团,出现了以李纯甫和雷渊为代表的黄派领袖。而且在诗词文风方面,西京籍文人的豪放凛冽的文风充分体现了北方士大夫... 

【文章来源】:渤海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现状
    (二) 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
一、 金代西京文化的发展基础
    (一) 金代西京的自然环境与行政建置
        1. 金代西京的自然环境
        2. 金代西京的行政建置
    (二) 经济基础
        1. 农牧业的发展
        2. 手工业的进步
        3. 商业的繁荣
    (三) 人口迁徙和民族融合
二、 金代西京文化的成就
    (一) 教育与科举
        1. 西京的教育
        2. 西京的科举
    (二) 文学的兴盛
        1. 西京文学家数量众多
        2. 西京文学家成就显著、影响大
    (三) 佛、道二教
        1. 佛教文化
        2. 道教
    (四) 璀璨的艺术
        1. 佛寺建筑
        2. 绘画和雕塑
        3. 戏曲
三、 金代西京文化的特点
    (一) 社会风俗文化的多民族性和地域性
        1. 发式、服饰的多民族性
        2. 丧葬习俗的地域性
    (二) 西京籍文人相近的文学追求
        1. 西京文人以黄派为主
        2. 豪放、凛冽的文风
四、 金代西京文化发展的原因及影响
    (一) 西京文化发展的原因
    (二) 西京文化的影响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同善化寺二十四诸天像考辨[J]. 袁志伟.  世界宗教研究. 2011(04)
[2]辽金元时期呼和浩特地区的回回人与伊斯兰教的传入[J]. 马宁.  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 2011(03)
[3]辽金西京善化寺“金碑”的文化研究[J]. 王建舜.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5)
[4]辽金西京佛寺“华严金碑”的文化研究[J]. 王建舜.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5]东北内蒙地区金代之政区及其城市发展[J]. 王明荪.  史学集刊. 2005(03)
[6]金元时期全真教在山西活动探索[J]. 杨晓国.  晋阳学刊. 2004(04)
[7]山西金代壁画墓初步研究[J]. 马金花.  文物春秋. 2002(05)
[8]辽金时期西京的出版业[J]. 杜成辉.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 2001(03)
[9]金代我国北方的文化中心西京[J]. 马晋宜,杜成辉.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 2000(03)
[10]论金代猛安、谋克入迁中原与中原农业生产[J]. 韩茂莉.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0(02)

博士论文
[1]金代教育研究[D]. 兰婷.吉林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山西地区宋金时期瓷器研究[D]. 王纯婧.吉林大学 2009
[2]金代山西区域文化[D]. 王万志.吉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177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0177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d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