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汉代休闲生活若干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3 22:03
  文中从休闲生活的主体、休闲时间、休闲活动、休闲观念四个方面对两汉时期的休闲生活进行了探讨。汉代休闲生活的主体比先秦时期范围有所扩大,包括皇帝、诸侯王、权贵官吏、富商大贾、中等富人或家财殷实的小富之家,部分隐士、部分平民,亦可归入此类。有闲阶层通过奢侈的、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衣食住行来显示其与众不同的身份。代理有闲的存在更进一步彰显了有闲阶层的财富、地位和荣誉。在汉代,上自帝王下至庶民几乎都拥有闲暇时间。当然,不同休闲生活主体的闲暇时间长短以及休闲生活在个人生活中所占的比例有所不同。汉代中央到地方官吏、边卒休假时间的长短与等级的高低没有直接关系,其休假方式和时间长短取决于官吏边卒的工作性质。平民的闲暇时间大多集中在了农闲和节日。人们闲暇时间的生活不仅用来消闲娱乐,还会受到社会风俗和舆论导向的影响,具有教化和教育作用。两汉时期的“游戏”是休闲活动的主要构成部分。士人们虽然对博弈评价不高,但博弈类“游戏”已深入人心并持续发展。“角抵”的休闲娱乐属性发端于战国末年至秦代,汉代“角抵”有时可以指代百戏,并发展出指代具有一定情节的“角抵戏”。投壶在汉代虽然娱乐属性增强,但仍以礼的形式存在...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8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学术史回顾
    二、研究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的办法
    三、研究方法及旨趣
第一章 汉代休闲生活的主体
    第一节 汉代休闲生活主体的构成
        一、远离生产性劳作的有闲阶层
        二、伴随生产性劳作的休闲生活主体
    第二节 汉代休闲生活主体的衍生阶层——代理有闲阶层
        一、成年后的部分世家子弟
        二、有闲阶层的部分女眷
        三、有闲阶层的奴婢
    第三节 汉代休闲生活主体的特征
        一、汉代休闲生活的主体与社会阶级分层并不完全吻合
        二、汉代休闲生活的主体对休闲生活的参与度高低不一
        三、占汉代休闲生活主体主要构成部分的“有闲阶层”的特征
    小结
第二章 汉代休闲生活的时间基础
    第一节 汉代官吏的闲暇时间
        一、汉代官吏的闲暇时间
        二、汉代官吏闲暇时间的差异性特征
    第二节 农夫的闲暇时间兼及闲暇活动——基于《四民月令》的考查
        一、农闲
        二、非农闲期的闲暇时间
    第三节 汉代闲暇时间的支配方式
        一、社会风俗、舆论导向下的闲暇生活
        二、相对自由的消闲生活
    小结
第三章 汉代休闲生活的重要方式——“游戏”
    第一节 “游戏”的含义
        一、战国末期至东汉语辞意义上“游戏”含义的变迁
        二、种类繁多的“游戏”活动
    第二节 深入人心的博弈类“游戏”
    第三节 “角抵”的变迁
        一、“角抵”源自先秦时期的讲武之礼
        二、角抵的休闲娱乐属性发端于战国末年至秦代
    第四节 先秦秦汉时期投壶的演变
        一、投壶源自射礼的观点有待商榷
        二、王沟东周墓所出提梁壶腹“投壶图”性质对投壶渊源的启示
    第五节 “游戏”研究偏颇之处例考
        一、“斗兽”性质考
        二、汉昭帝“弄田”性质考
    第六节 被忽视的“游戏”——“水戏”
    第七节 汉代休闲活动中的外来因素
        一、政治交往与休闲文化交流之间的联系
        二、中原休闲活动与异域文化
    小结
第四章 汉代的休闲观
    第一节 士人对与政治关系疏远的休闲生活的看法及其影响
    第二节 士人对帝王休闲活动的看法及影响
        一、备受皇帝、诸侯王青睐的休闲活动
        二、士人对皇帝休闲生活的看法及劝谏
        三、士人对与国家政务关系密切的休闲活动的看法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丰薷耳菜”:汉代富人偏好菜品例考[J]. 宁江英.  农业考古. 2017(06)
[2]《二年律令》所见汉初奴婢家庭问题研究[J]. 宁江英.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
[3]戏之发生考——中国戏曲起源新说[J]. 王宁邦.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2)
[4]先秦至唐五代角抵与相扑名实考辩——兼论敦煌壁画、文献中的相扑文化[J]. 丛振.  敦煌学辑刊. 2016(04)
[5]秦汉人身高考察[J]. 彭卫.  文史哲. 2015(06)
[6]由弋射之矢看秦始皇陵车马坑[J]. 冉万里.  大众考古. 2015(01)
[7]丞相、皇帝与郡国计吏:两汉上计制度变迁探微[J]. 侯旭东.  中国史研究. 2014(04)
[8]从“南耕”到“东耕”:“宗周旧制”与“汉家故事”窥管——以周唐间天子/皇帝耤田方位变化为视角[J]. 刘凯.  中国史研究. 2014(03)
[9]汉昭帝“弄田”辨议[J]. 王子今.  人文杂志. 2014(06)
[10]先秦两汉宫廷傩礼世俗化演变探析[J]. 刘振华.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1)

博士论文
[1]古代小说与娱乐文化[D]. 樊庆彦.山东大学 2008
[2]秦汉奴婢法律地位及其比较研究[D]. 文霞.首都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先秦休闲文化研究[D]. 张野.辽宁师范大学 2010
[2]论先秦两汉时代游戏的文学表现[D]. 李伟伟.青岛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0809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0809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a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