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当代诗
发布时间:2021-03-23 21:30
自中唐元稹、白居易、韩愈以来,杜甫就是后人仰慕的盛唐诗坛上最耀眼的明星诗人、中心诗人,其光芒有时甚至超过李白。其实,杜甫生前并没有享受这种无限的荣耀,直到八世纪末其盛名才得以确立,而唐人所编诗选正是反映杜诗传播与沉浮的重要指标。《河岳英灵集》《箧中集》《中兴间气集》不收杜诗,各有原因,或因为审美理想,或因为身份地位,或因为人际关系,或因为地域限制,总体上反映出杜诗不被其时主流诗坛认可的实际状况。由盛世到动荡的社会环境变化与儒学复兴的时代思潮变化是杜诗由沉而浮、由晦而显的根本原因。当曾经和杜甫擦肩而过的元结、高仲武以及皎然、刘长卿等人也作古之后,同代人对杜甫的忽视或偏见才会淡化乃至消失。唐德宗贞元(785—805)中期开始,元稹、韩愈等都开始高度评价杜诗。研究杜诗早期传播及其与选本关系会发现一个普遍的文学规律:伟大的作品迟早会突破时代认识的局限、传播的社会与技术局限,经过时光的打磨,如同日、月释放出"光焰万丈长"。
【文章来源】: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0,22(04)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
二
三
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本事诗》“诗史”说与中晚唐学术脉动[J]. 吴怀东. 文史哲. 2018(04)
[2]杜甫:一个被边缘化的当代诗人——从《河岳英灵集》失收杜诗说起[J]. 戴伟华. 文艺争鸣. 2013(08)
[3]杜甫生前杜诗流传情况考辨——为杜甫诞生1300周年而作[J]. 张忠纲. 杜甫研究学刊. 2012(02)
[4]李杜诗风与唐诗疆域“三国”说[J]. 吴光兴. 文学遗产. 2011(05)
[5]由皎然与高仲武对江南诗人的评论看大历贞元诗风之变[J]. 查屏球.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6)
[6]论杜甫与“干谒”[J]. 王许林. 社会科学战线. 1997(06)
[7]杜甫:儒学复兴运动的先声[J]. 邓小军.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03)
[8]“吴中诗派”与中唐诗歌[J]. 赵昌平. 中国社会科学. 1984(04)
本文编号:3096458
【文章来源】: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0,22(04)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
二
三
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本事诗》“诗史”说与中晚唐学术脉动[J]. 吴怀东. 文史哲. 2018(04)
[2]杜甫:一个被边缘化的当代诗人——从《河岳英灵集》失收杜诗说起[J]. 戴伟华. 文艺争鸣. 2013(08)
[3]杜甫生前杜诗流传情况考辨——为杜甫诞生1300周年而作[J]. 张忠纲. 杜甫研究学刊. 2012(02)
[4]李杜诗风与唐诗疆域“三国”说[J]. 吴光兴. 文学遗产. 2011(05)
[5]由皎然与高仲武对江南诗人的评论看大历贞元诗风之变[J]. 查屏球.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6)
[6]论杜甫与“干谒”[J]. 王许林. 社会科学战线. 1997(06)
[7]杜甫:儒学复兴运动的先声[J]. 邓小军.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03)
[8]“吴中诗派”与中唐诗歌[J]. 赵昌平. 中国社会科学. 1984(04)
本文编号:30964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096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