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吉林地区的棉花试种
发布时间:2021-03-28 16:01
清代棉花作为仅次于粮食的生活必需品,其种植范围几遍布全国。为解决旗人生计,雍正、道光年间清廷在吉林地区曾先后两次试种、推广棉作。吉林不宜植棉的气象条件导致本地出产棉花成本高、产量低、品质差,在清代全国性棉花市场中缺乏竞争力,使两次试种、推广皆未成功。
【文章来源】:清史研究.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一、旗人生计:清代吉林地区八旗贫人的“衣源”困境
二、循序渐进:雍正时期常德、杜赉奉旨试种棉花
三、他山之石:道光时期富俊双城堡地区棉作的推广
四、不逢天时:吉林棉花种植难产原因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雍正朝京北三镇的扩兵[J]. 张建. 历史档案. 2018(03)
[2]从《御题棉花图》看清朝统治者的农本思想[J]. 吕晓青,艾虹.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5(04)
[3]清中前期八旗生计改革措施探析[J]. 范传南,姜彬. 理论观察. 2013(12)
[4]直隶总督方观承绘著的《棉花图》[J]. 马丽琴. 读书. 2012(05)
[5]十九世纪初期中国全国市场:规模与空间结构[J]. 李伯重. 浙江学刊. 2010(04)
[6]《御题棉花图》的科技与艺术价值[J]. 佟健华,杨乐,薛春雷,佟薇. 中国历史文物. 2004(04)
[7]中国棉花生态区划[J]. 黄滋康,崔读昌. 棉花学报. 2002(03)
[8]明清山东省棉花种植业的发展与主要产区的变化[J]. 李令福.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8(01)
[9]清代耕织图探考[J]. 王潮生. 清史研究. 1998(01)
[10]棉业历史与清代农村经济结构[J]. 高王凌. 清史研究. 1997(04)
本文编号:3105844
【文章来源】:清史研究.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一、旗人生计:清代吉林地区八旗贫人的“衣源”困境
二、循序渐进:雍正时期常德、杜赉奉旨试种棉花
三、他山之石:道光时期富俊双城堡地区棉作的推广
四、不逢天时:吉林棉花种植难产原因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雍正朝京北三镇的扩兵[J]. 张建. 历史档案. 2018(03)
[2]从《御题棉花图》看清朝统治者的农本思想[J]. 吕晓青,艾虹.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5(04)
[3]清中前期八旗生计改革措施探析[J]. 范传南,姜彬. 理论观察. 2013(12)
[4]直隶总督方观承绘著的《棉花图》[J]. 马丽琴. 读书. 2012(05)
[5]十九世纪初期中国全国市场:规模与空间结构[J]. 李伯重. 浙江学刊. 2010(04)
[6]《御题棉花图》的科技与艺术价值[J]. 佟健华,杨乐,薛春雷,佟薇. 中国历史文物. 2004(04)
[7]中国棉花生态区划[J]. 黄滋康,崔读昌. 棉花学报. 2002(03)
[8]明清山东省棉花种植业的发展与主要产区的变化[J]. 李令福.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8(01)
[9]清代耕织图探考[J]. 王潮生. 清史研究. 1998(01)
[10]棉业历史与清代农村经济结构[J]. 高王凌. 清史研究. 1997(04)
本文编号:31058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105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