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洛阳汉墓壁画六博图的装饰语言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31 23:35
  在汉画像石中,六博图数量众多、分布广泛。这不仅说明六博作为一种棋戏在汉代人之间的流行程度,更体现出六博图在汉画像石中的重要地位。其中洛阳汉墓壁画六博图以其独特的构图方式、造型表现和色彩运用,展现出稚拙、和谐的特质,形成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传统装饰语言。 

【文章来源】:美与时代(下). 2019,(11)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洛阳汉墓壁画六博图的装饰语言研究


四川新津崖墓石函仙人六博画像拓片

相关图,拓本,画像,色彩


反观同一时期其它地区的六博图,基本都是刻画在画像石和画像砖上的线条装饰艺术,没有着色痕迹。如出土于山东微山岛沟南村石棺上的一块石板,两面都刻有图像,其中位于上方的画面是,中间一阁楼,阁楼二层靠左是几人正在宴饮,靠右的位置就是两人在玩六博。右边刻的是泗水升鼎图,左边上层是杂技场景,下层共六人,两两相对,互为行礼姿势(如图6)[4]。还有滕州市城郊公社马王村出土的5块画像石,靠上一张图的左边上层绘制有两人六博,两人身后各立一手中抱乐器的侍者,下层有四人,皆作拜谒状,中间描绘以西王母为中心的仙界,右侧是拜谒图(如图7)[5]。这两处画像石中的六博图皆是用来装饰墓室的印纹砖,内容上高度归纳、技法上刻画细致,表现了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情景。但没有色彩装饰,少了些许活力,稍显呆板,观感上没有洛阳汉墓壁画六博图强烈。学者对其进行研究时,能找到的相关图像资料基本都是黑白拓本,只能就其造型和内容进行分析,缺乏色彩辅证。色彩对装饰艺术的秩序感有着极大的影响力。贡布里希曾说:“颜色可以用来稳定棋盘图中不安的颤动,就像出人意料的色彩对照能够破坏对称设计中的平衡一样。”[6]而汉代画工们很好地平衡了色彩这一不稳定因素在装饰性画面中的形式效果。他们遵循创作需要,在色彩选择上以象征意义、主观情感为出发点,注重色与色之间平面上的和谐,在协调性、固有属性、明度特征和纯度特征四方面进行色彩强化,不被物象固有色和环境色所影响,用高度概括的装饰性色彩摒弃了客观色彩的微妙变化,传达装饰色彩的美感。虽然当时的画工们还不具备完整的空间造型观,人们的色彩表达也只能是平面的。但画工们通过展现色彩对比调和的规律,来表现色彩形式美的规律,给人们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理愉悦,充分体现艺术家们的创造力和艺术追求,使画面在各种局限中达到和谐美观的效果。

滕州,拓本,画像


四、壁画六博图的装饰性功能洛阳汉墓壁画如此丰富的内容和庞大的规模,皆为汉代厚葬的社会风俗所服务。厚葬从最早的剥削阶级开始,发展到奴隶主的出现,是其真正的起源。到西汉中期,人们开始憧憬死后能高于生前生活,羽化飞升,显示出汉代贵族、富商对所处时代的不满和失望。祈祷人死后羽化飞升的思想起源于战国时期,盛行于秦汉,贯穿在整个汉代的丧葬制度中。到了东汉时期,厚葬之风比之西汉更甚。这种情况除了灵魂不灭的观念和社会经济财富的增长有关外,也与统治者所尊崇的儒家孝道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但根据不同文献所描述的汉代众多丧葬过程来看,形成厚葬之风的原因“并不仅仅是单纯行孝的表面文章,如同饮食生活中的宴饮活动和婚姻中的大办喜事,汉代人强烈的面子感在这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7]。就是说,汉人对已逝亲属丧葬仪式的参与,会被周围人关注并得到一些相应的社会评价。如汉代王商“推财以分异母诸弟,身无所受,居丧哀戚。于是大臣荐商行可以厉群臣,义足以厚风俗,宜备近臣。繇是擢为诸曹、侍中、中郎将”[8]3369。因为服丧有行而让人名利双收的事件有,从景帝开始因为服丧无行而遭到贬黜的也有。如张苍之子“坐临诸侯丧后就位不敬,国除”[9]。霍光因昌邑王刘贺为昭帝典丧期间“服斩缞,亡悲哀之心,废礼谊,居道上不素食,使从官略女子载衣车,内所居传舍”[8]2940,这些被视为大不敬的行为让刘贺遭到了废黜。这些随着丧葬仪式而产生的社会评价机制,直接促进了汉代社会厚葬之风的发展。厚葬之风的盛行使墓室形制和墙壁面积变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墓室壁画在题材、内容等方面的复杂化,使达官显贵们对墓室的装饰有了更多的要求。因此找来一批技术娴熟的画工们按照其个人意愿在墙壁上描绘各种图案。最早出现的是单纯的仙界描绘,主要表现墓主人渴望升仙的思想;东汉早期开始出现反映墓主人生活的画面,六博图就是描述墓主人日常生活中休闲娱乐的情景,主要是展现贵族和富商们高人一等的社会地位、与众不同的生活情趣以及为博得美名而以孝廉入仕的政治追求。西汉晚期仿宅邸化的墓葬,其功能是为了让死者亲属在墓内举行祭祀仪式,内含的墓室壁画在此时起到了作为祭祀者观赏品的作用。


本文编号:31122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1122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9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