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性历史与国别性认识——日本、韩国、中国有关壬辰战争史研究述评
发布时间:2021-04-07 04:49
本文考察了日本、韩国和中国学者近七十年来对于壬辰战争(1592-1598)研究的基本概况,认为三国学者对战争原因、日本大名动向、朝鲜官军将领、明军将领和南北兵、朝鲜义兵、粮饷供应与运输,倭城建造、和谈等问题较为关注,但三国学者在讨论问题时却表现出不同的国别倾向,而且对于异国史料的使用也十分不足。因此,中、日、韩三国学者都应走出一国史空间的局限,在跨国史的框架下对壬辰战争进行新的研究。
【文章来源】:海交史研究. 2019,(04)
【文章页数】:29 页
【文章目录】:
一、日本学界有关壬辰战争史研究情况
(一)关于战争起因、目的与动机研究
(二)关于壬辰战争经过与战争过程的研究
(三)关于壬辰战争时期日本的军役体系与军粮筹措问题
(四)关于和谈问题的研究
(五)关于壬辰战争中的朝鲜义兵和被掳人研究
(六)关于壬辰战争前后日本兵器与倭城问题研究
二、韩国学界有关壬辰战争研究情况
(一)关于壬辰战争原因研究
(二)关于壬辰战争中的朝鲜义兵与下层民众抵抗活动研究
(三)关于壬辰战争中李舜臣及其朝鲜水军与军事体制研究
(四)关于壬辰战争时期朝鲜与日本关系以及与日军相关问题的研究
(五)关于壬辰战争中朝鲜与明朝关系的研究
(六)关于壬辰战争的认识与历史记忆问题研究
三、中国学界有关壬辰战争史研究情况
(一)关于丰臣秀吉发动侵略朝鲜的壬辰战争背景问题
(二)围绕明朝出兵援救朝鲜的决策问题
(三)关于明朝方面参加壬辰战争人物与南兵、北兵的评价问题
(四)关于明朝军队在朝鲜的粮饷供给问题
(五)关于壬辰战争中的和谈问题
(六)关于明朝在战争前夕和战争期间的情报问题研究
(七)关于明朝政局对于壬辰战争的影响问题
(八)关于壬辰战争对于东北亚地区国际关系的影响问题
(九)壬辰战争的历史书写和历史记忆问题
四、三国间不同研究倾向与跨国史视野的必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对万历朝鲜之役的历史书写[J]. 孙卫国. 史学集刊. 2019(02)
[2]泰山灵岩寺程鹏起诗碑考释[J]. 周郢. 泰山学院学报. 2019(01)
[3]清官修《明史》对万历朝鲜之役的历史书写[J]. 孙卫国. 历史研究. 2018(05)
[4]朝鲜壬辰战争中明朝经略宋应昌的活动探析[J]. 王臻. 东疆学刊. 2018(02)
[5]壬辰战争初期朝鲜国王内附问题考议[J]. 解祥伟. 史学集刊. 2017(04)
[6]万历朝鲜战争期间的“丰臣秀吉中国人说”[J]. 郑洁西. 外国问题研究. 2017(01)
[7]中朝日三国明清小说戏曲中的“壬辰倭乱”[J]. 万晴川. 文学遗产. 2017(02)
[8]从名将陈璘看晚明武官之政治生态[J]. 张金奎. 安徽史学. 2017(01)
[9]明抗倭援朝战争初期中朝宗藩间之“信任危机”及其根源[J]. 孙卫国,解祥伟. 古代文明. 2017(01)
[10]万历援朝战争初期的内部纷争——以赞画袁黄为中心的考察[J]. 张金奎. 求是学刊. 2016(05)
硕士论文
[1]万历援朝战争中李如松的战和策略研究[D]. 赵勃阳.天津师范大学 2016
[2]壬辰御倭战争后期(1597-1598)明军粮饷问题研究[D]. 董建民.山东大学 2016
[3]壬辰倭乱时期日本“耳塚”的修筑与耳塚观[D]. 姜羚.山东大学 2016
[4]壬辰战争时期中朝官员交往研究[D]. 王凯.暨南大学 2016
[5]《事大文轨》与明鲜“事大字小”关系[D]. 孙畅.山东大学 2015
[6]嘉隆万时期明人日本观研究(1522~1619)[D]. 杨晓燕.江苏师范大学 2013
[7]壬辰倭乱期间朝鲜遣使中国研究[D]. 卢丙生.吉林大学 2013
[8]万历时期援朝抗倭战争前后明与朝鲜流通的银[D]. 郑俊荣.黑龙江大学 2012
[9]万历援朝战争初期明日和谈活动的再探讨[D]. 张子平.复旦大学 2011
[10]邢玠与明代援朝抗倭战争[D]. 刘展.山东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122833
【文章来源】:海交史研究. 2019,(04)
【文章页数】:29 页
【文章目录】:
一、日本学界有关壬辰战争史研究情况
(一)关于战争起因、目的与动机研究
(二)关于壬辰战争经过与战争过程的研究
(三)关于壬辰战争时期日本的军役体系与军粮筹措问题
(四)关于和谈问题的研究
(五)关于壬辰战争中的朝鲜义兵和被掳人研究
(六)关于壬辰战争前后日本兵器与倭城问题研究
二、韩国学界有关壬辰战争研究情况
(一)关于壬辰战争原因研究
(二)关于壬辰战争中的朝鲜义兵与下层民众抵抗活动研究
(三)关于壬辰战争中李舜臣及其朝鲜水军与军事体制研究
(四)关于壬辰战争时期朝鲜与日本关系以及与日军相关问题的研究
(五)关于壬辰战争中朝鲜与明朝关系的研究
(六)关于壬辰战争的认识与历史记忆问题研究
三、中国学界有关壬辰战争史研究情况
(一)关于丰臣秀吉发动侵略朝鲜的壬辰战争背景问题
(二)围绕明朝出兵援救朝鲜的决策问题
(三)关于明朝方面参加壬辰战争人物与南兵、北兵的评价问题
(四)关于明朝军队在朝鲜的粮饷供给问题
(五)关于壬辰战争中的和谈问题
(六)关于明朝在战争前夕和战争期间的情报问题研究
(七)关于明朝政局对于壬辰战争的影响问题
(八)关于壬辰战争对于东北亚地区国际关系的影响问题
(九)壬辰战争的历史书写和历史记忆问题
四、三国间不同研究倾向与跨国史视野的必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对万历朝鲜之役的历史书写[J]. 孙卫国. 史学集刊. 2019(02)
[2]泰山灵岩寺程鹏起诗碑考释[J]. 周郢. 泰山学院学报. 2019(01)
[3]清官修《明史》对万历朝鲜之役的历史书写[J]. 孙卫国. 历史研究. 2018(05)
[4]朝鲜壬辰战争中明朝经略宋应昌的活动探析[J]. 王臻. 东疆学刊. 2018(02)
[5]壬辰战争初期朝鲜国王内附问题考议[J]. 解祥伟. 史学集刊. 2017(04)
[6]万历朝鲜战争期间的“丰臣秀吉中国人说”[J]. 郑洁西. 外国问题研究. 2017(01)
[7]中朝日三国明清小说戏曲中的“壬辰倭乱”[J]. 万晴川. 文学遗产. 2017(02)
[8]从名将陈璘看晚明武官之政治生态[J]. 张金奎. 安徽史学. 2017(01)
[9]明抗倭援朝战争初期中朝宗藩间之“信任危机”及其根源[J]. 孙卫国,解祥伟. 古代文明. 2017(01)
[10]万历援朝战争初期的内部纷争——以赞画袁黄为中心的考察[J]. 张金奎. 求是学刊. 2016(05)
硕士论文
[1]万历援朝战争中李如松的战和策略研究[D]. 赵勃阳.天津师范大学 2016
[2]壬辰御倭战争后期(1597-1598)明军粮饷问题研究[D]. 董建民.山东大学 2016
[3]壬辰倭乱时期日本“耳塚”的修筑与耳塚观[D]. 姜羚.山东大学 2016
[4]壬辰战争时期中朝官员交往研究[D]. 王凯.暨南大学 2016
[5]《事大文轨》与明鲜“事大字小”关系[D]. 孙畅.山东大学 2015
[6]嘉隆万时期明人日本观研究(1522~1619)[D]. 杨晓燕.江苏师范大学 2013
[7]壬辰倭乱期间朝鲜遣使中国研究[D]. 卢丙生.吉林大学 2013
[8]万历时期援朝抗倭战争前后明与朝鲜流通的银[D]. 郑俊荣.黑龙江大学 2012
[9]万历援朝战争初期明日和谈活动的再探讨[D]. 张子平.复旦大学 2011
[10]邢玠与明代援朝抗倭战争[D]. 刘展.山东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1228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122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