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稷下学宫时期齐国的舆论营造

发布时间:2021-06-14 07:27
  稷下学宫时期齐国的舆论由王、士、民三级同时营造,齐王对王权的态度决定了舆论的倾向,直接影响了稷下学宫的兴衰;士上谏齐王,下教齐民,在君王与民众间搭建桥梁。王、士、民三级舆论营造在齐地形成了整体相对宽松的舆论环境,但舆论在每任齐王统治期间又有明显不同。齐国舆论营造的三级传播流向显示,统治者的政治格局、用人政策等对国家的舆论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一国的舆论同时也是国家各阶层人士合力营造的结果,这一发现对新时代中国主流媒体开展舆论引导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文章来源】: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13(02)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舆论学视角下的研究对象
2 稷下学宫时期齐国舆论营造的背景分析
    2.1 西周舆论的延续
    2.2 诸侯割据的影响
    2.3 齐国前期的积淀
3 稷下学宫时期齐国的舆论营造
    3.1 王:舆论营造的掌控者
        3.1.1 立黄老之学,强调王权的正统
        3.1.2 纳谏言,强化治国理政
        3.1.3 齐王性格影响舆论的营造
    3.2 士:舆论上达下联的中坚力量
        3.2.1 教化民众:士的主要社会职能
        3.2.2 向上进谏:士最常用的舆论上达方式
        3.2.3 百家争鸣:士自由言论的集中表现
    3.3 民:对社会现状的个人态度表达
        3.3.1 齐民个人意见对齐国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3.3.2 齐国歌谣、谚语体现民众对齐国世事的态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视角下的稷下学宫[J]. 谢清果,赵士洁.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4)
[2]华夏舆论传播的概念、历史、形态及特征探析[J]. 谢清果,王昀.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6(03)
[3]稷下学宫与百家争鸣[J]. 白奚.  人文天下. 2015(17)
[4]先秦时期齐国歌谣的社会舆论功能[J]. 张艳丽.  新闻爱好者. 2011(02)
[5]中国古代谏官制度研究[J]. 赵映诚.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3)
[6]稷下学宫与百家争鸣[J]. 王德敏,周立升.  东岳论丛. 1981(01)

博士论文
[1]中国古代言谏文化与制度研究[D]. 陈秋云.中国政法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2293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2293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4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