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雍正《圣谕广训》的教化思想及其施政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8 08:41
  《圣谕广训》颁布于雍正二年,是雍正对其父康熙《圣谕十六条》逐条衍文共万余字而成。此著作不仅是雍正教化思想的集中体现,更是成为雍正以降清王朝思想统治奉为圭臬的教化圣典。从教化思想看,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醇风正学,有“礼禁于未然之先”,潜移人心之功。从教化方略看,以宣讲《圣谕广训》为中心的一系列文教措施和制度落实,有效促进了《圣谕广训》的广为传播和社会植入。《圣谕广训》的教化思想分为三个层次:一,以民为中心的化民成俗;二,以士为中心的崇正黜异;三,以社会自治为中心的底层秩序建构。选题研究围绕这三方面展开。第一章主要介绍《圣谕广训》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学界关于《圣谕广训》和雍正施政的研究成果,以及选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章阐述《圣谕广训》以化民成俗为中心的教化思想及其施政,主要包括尊孝悌、严家治、睦宗族、和乡党、重农桑、倡勤俭、敦务本、“宣讲”制度化、“观风整俗使”设置,旨在移风易俗,正风醇俗,引导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缓和化解民族矛盾和其它社会矛盾。第三章论述《圣谕广训》以崇正学端士风为中心的教化思想及其施政,主要包括尊孔子、崇儒学、辨伪道、黜异端、兴学校、端士习,进一步建构清初社会意识形态...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圣谕广训》文本研究
        1.2.2 《圣谕广训》思想研究
        1.2.3 《圣谕广训》影响研究
        1.2.4 雍正施政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2章 敦民风——清初社会的化民成俗
    2.1 申孝悌之义,广齐家之治
    2.2 笃亲族之睦,敦乡党之和
    2.3 重农桑之溥,定务本之志
    2.4 “宣讲”制度化和“观风整俗使”设置
第3章 崇正学——清初社会意识形态建构
    3.1 尊孔子,崇儒学
    3.2 黜异端,辨伪道
    3.3 办学校,端士习
第4章 礼法兼下——清初社会底层秩序建构
    4.1 观律怀刑,守礼知让
    4.2 “族正”、“乡约”、“保甲”合一
    4.3 “摊丁入地”全面施行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附录B 康熙《圣谕十六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晁德莅与清代《圣谕广训》的拉丁文译本[J]. 司佳.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2]浅论雍正皇帝崇儒教民的手段[J]. 王利明.  文学教育(上). 2016(01)
[3]《圣谕广训》和儒耶真理话语的碰撞[J]. 姚达兑.  世界宗教研究. 2014(05)
[4]传教士缘何研习《圣谕广训》:美国卫三畏家族档案手稿所见一斑[J]. 司佳.  史林. 2013(03)
[5]论《圣谕广训》在清初汉化过程中的“训谕”作用[J]. 郦波.  兰台世界. 2010(02)
[6]清代宗族“保甲乡约化”的开端——雍正朝族正制出现过程新考[J]. 常建华.  河北学刊. 2008(06)
[7]雍正帝反对不教而杀[J]. 张书才.  历史档案. 1994(02)
[8]雍正帝胤祯的教育思想[J]. 齐红深.  满族研究. 1994(01)
[9]雍正研究论纲[J]. 史松.  清史研究. 1993(02)
[10]祠堂族长族权的形成及其作用试说[J]. 左云鹏.  历史研究. 1964(Z1)

博士论文
[1]中国古代教化思想及方式研究[D]. 王司瑜.黑龙江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清代《圣谕广训》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与影响[D]. 娄玲敏.云南大学 2014
[2]《圣谕广训》传播研究[D]. 雷伟平.华东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540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2540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3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