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论唐代扬州的发展与“扬一益二”说法的形成

发布时间:2021-08-08 17:34
  “扬一益二”是反映唐代扬州和成都繁盛景象的一种说法。这一说法的形成不仅与其自身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还与安史乱后扬州整体地位的提高有密切的联系。在这两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不仅唐人对扬州的评价和看法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扬州在唐人心目中的地位也逐渐提高。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扬益”的说法逐渐形成。而经过宋代人的概括和提炼以后,“扬益”之说又演变为“扬一益二”之说,最终在南宋时为时人所普遍接受。也就是说,“扬一益二”的说法是宋朝时人在唐代扬州发展和地位提升的基础上塑造出来的。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论唐代扬州的发展与“扬一益二”说法的形成


图1.唐代楚、扬、润、常、苏、湖六州地图(取自谭其骧《中国历史地理地图??集?隋唐五代时期》)??史念海先生在《论唐代扬州和长江下游的经济地区》一文中谈到:“唐代扬??州能够繁荣,而且为其他经济都会所不及,是有各种原因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从唐墓志看唐人地域观念[J]. 范璇.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5(06)
[2]唐代淮南道农业的发展[J]. 陈香.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4(02)
[3]“扬一益二”话扬州[J]. 华强.  文史杂志. 2002(06)
[4]也说“扬一益二”[J]. 程遂营.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0(03)
[5]唐代坊市制与工商业[J]. 徐东升.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2000(03)
[6]唐代扬州的手工业[J]. 诸祖煜.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0(01)
[7]唐代扬州坊市制度及其嬗变[J]. 诸祖煜.  东南文化. 1999(04)
[8]唐代水利管理及其前后期兴修重心的转移[J]. 王洪军.  齐鲁学刊. 1999(04)
[9]论七至九世纪亚洲第一国际商贸大港——中国扬州港[J]. 徐明德.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01)
[10]江苏扬州市文化宫唐代建筑基址发掘简报[J]. 王勤金.  考古. 1994(05)

博士论文
[1]唐代宦游文士之南方生态意象研究[D]. 赵仁龙.南开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唐代诗人的南方都市体验[D]. 张彩华.烟台大学 2014
[2]唐代扬州交通与诗歌创作研究[D]. 生力刚.广西师范大学 2012
[3]隋唐扬州诗意象研究[D]. 王蓉.西南大学 2011
[4]唐代扬州工商业发展的考古学观察[D]. 王博琼.吉林大学 2007
[5]唐人咏扬州诗研究[D]. 都晓梅.首都师范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3303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3303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6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