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宋代蒙学类书叙录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9 03:52
  “蒙学类书”一词,最早来源于邓嗣禹《燕京大学图书馆目录初稿·类书之部》一书,它将各种类书细化,分为十门,并把蒙求类单独分为一门。邓嗣禹对类书的分类,为类书的划分提供了更为细化的标准。宋代类书在中国古代类书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宋代蒙学类书作为类书的支流,达到了兴盛期。据周扬波先生考证,北宋蒙书30种,南宋蒙书114种,仅《宋志》收录蒙学类书类就有30余种,实际的数量可能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因此,宋代蒙学类书对宋代文化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基于此,按时间,分内容,逐一地对宋代蒙学类书进行叙录与研究,章节内容包括蒙学类书的作者、成书时间、内容、体例、版本、功用等。第一部分为绪论。从宋代蒙学类书的研究现状出发,阐述研究意义、思路和方法,提出了基本观点。宋代是蒙学类书的兴盛期,数量之多为历代之和,但由于蒙学类书的概念不清,相关书目类别划分混乱,加上蒙书的性质,故不受世人重视,因此,蒙学类书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且缺乏针对性。本文根据现存蒙学文献及其资料,对宋代蒙学类书进行全面整理。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中国古代蒙学类书的概况,探究蒙学类书的起源、范围以及各个时期的发展情况。古代蒙学类书的发展,大致... 

【文章来源】: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不足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古代蒙学类书的概况
    一、相关词语的界定
    二、蒙学类书的起源
    三、蒙学类书的范围
    四、蒙学类书的发展状况
第二章 宋代蒙学类书叙录
    一、现存宋代蒙学类书叙录
    二、佚失宋代蒙学类书叙录
第三章 宋代蒙学类书研究
    一、宋代以前的蒙学类书概况
    二、宋代蒙学类书的概况
    三、宋代蒙学类书兴盛的原因
    四、宋代蒙学类书的特点
    五、宋代蒙学类书的功用及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期间相关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类书的发展及其类目的沿革[J]. 张晚霞.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2)
[2]中国蒙书在汉字文化圈的流传与发展[J]. 郑阿财.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3]类书编纂与类书文化(上)[J]. 刘全波.  寻根. 2017(01)
[4]敦煌写本《兔园策府》叙录及研究回顾[J]. 屈直敏.  敦煌学辑刊. 2016(03)
[5]南宋国民素质高于唐朝与北宋[J]. 李裕民.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2016(03)
[6]中国古代童蒙诵读教育研究[J]. 徐华.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6(07)
[7]南宋吕祖俭等三家诗人生卒年考[J]. 王娇,王可喜.  江汉论坛. 2016(03)
[8]《兔园策府》与唐代类书的编纂[J]. 王璐.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5)
[9]小说类书《姬侍类偶》考述[J]. 何春根.  文献. 2014(02)
[10]《兔园策府》考论——兼论唐代童蒙教育的应试性倾向[J]. 郭丽.  敦煌研究. 2013(04)

博士论文
[1]类书通论——论类书的性质起源发展演变和影响[D]. 夏南强.华中师范大学 2001

硕士论文
[1]《四库全书总目》类书类提要研究[D]. 殷旭.河北师范大学 2018
[2]唐宋类书目录体系研究[D]. 王家琪.广西师范大学 2016
[3]《仕学规范》研究[D]. 李占胜.河南大学 2013
[4]中国古代蒙学文献研究[D]. 宋志霞.山东大学 2013
[5]明代类书考论[D]. 涂媚.江西师范大学 2012
[6]宋代理学家童蒙文献研究[D]. 徐柏文.吉林大学 2012
[7]中国古代类书编纂研究[D]. 桂恺.华中师范大学 2011
[8]王应麟蒙学研究[D]. 吴清.兰州大学 2011
[9]社会化视角下的宋代童蒙教育[D]. 张烨.上海师范大学 2010
[10]我国古代蒙学教材研究[D]. 张方平.上海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3313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3313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3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