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王明珂的《边缘人群华夏化历程:吴太伯故事》
发布时间:2021-09-07 07:15
司马迁《史记·吴太伯世家》中有吴太伯奔吴的记载,吴太伯也被后世奉为东吴文化的宗祖,那么太伯究竟是不是吴国的开拓者。针对此问题,一些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根据相关的文献记载和宜候夨簋等出土文物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但台湾学者王明珂先生在《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第九章《边缘人群华夏化历程:吴太伯故事》中首先对有关"太伯奔吴"的两种考古学证据提出了质疑,进而从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角度对太伯奔吴给出了合理的解释,并提出了苏南吴国曾假借华夏祖先而成为华夏的观点。
【文章来源】:闽台缘. 2020,(01)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背景与问题提出
二、对“太伯奔吴”两种考古学证据的质疑
三、从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角度对“太伯奔吴”的合理解释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宝鸡县贾村塬发现矢王簋盖等青铜器[J]. 王光永. 文物. 1984(06)
[2]母子墩墓青铜器及有关问题探索[J]. 肖梦龙. 文物. 1984(05)
[3]铜器铭文宜、虞、矢的地望及其与吴国的关系[J]. 黄盛璋. 考古学报. 1983(03)
[4]南京市北阴阳营第一、二次的发掘[J]. 赵青芳. 考古学报. 1958(01)
[5]宜矦矢(皀殳)考释[J]. 唐兰. 考古学报. 1956(02)
[6]西周矢国铜器的新发现与有关的历史地理问题[J]. 刘启益. 考古与文物. 1982 (02)
本文编号:3389102
【文章来源】:闽台缘. 2020,(01)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背景与问题提出
二、对“太伯奔吴”两种考古学证据的质疑
三、从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角度对“太伯奔吴”的合理解释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宝鸡县贾村塬发现矢王簋盖等青铜器[J]. 王光永. 文物. 1984(06)
[2]母子墩墓青铜器及有关问题探索[J]. 肖梦龙. 文物. 1984(05)
[3]铜器铭文宜、虞、矢的地望及其与吴国的关系[J]. 黄盛璋. 考古学报. 1983(03)
[4]南京市北阴阳营第一、二次的发掘[J]. 赵青芳. 考古学报. 1958(01)
[5]宜矦矢(皀殳)考释[J]. 唐兰. 考古学报. 1956(02)
[6]西周矢国铜器的新发现与有关的历史地理问题[J]. 刘启益. 考古与文物. 1982 (02)
本文编号:33891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389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