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唐書》勘誤
发布时间:2021-09-17 01:39
《舊唐書》撰修工作于後晉高祖天福六年(941)二月啟動,由宰相趙瑩組成《唐書》編撰團隊,先後有張昭、賈緯、趙熙、鄭受益、李為先、呂琦、尹拙等人參與撰修。後晉出帝開運二年(945)六月修成本紀二十卷、志三十卷、列傳一百五十卷,計二百卷。北宋仁宗慶暦五年(1045),下詔設史局重修唐書,嘉祐五年(1060)修成,計二百二十五卷。此後名後晉《唐書》為《舊唐書》,宋修為《新唐書》,以示分別。《新唐書》修成後,很快取代《舊唐書》的正史地位,“遂亡劉氏之舊帙”。目前所存《舊唐書》最早刻本,乃宋紹興兩浙東路茶鹽司刻本,僅存六十九卷。明人聞人詮著力搜輯,“吳令朱子遂得列傳于光祿張氏,長洲賀子隨得紀志于守溪公。遺籍皆出宋時模板”,方成完璧。此後所傳《舊唐書》,即以聞人詮刻本為祖。然因無善本可據,張元濟云聞人本“則必無原書可據而出於臆改”,《舊唐書》傳刻過程中漫滅傳訛、魯魚豕亥之誤,可以想見。本文以中華書局2011年點校本為底本,主要參考國家圖書館出版社《百衲本舊唐書》,武英殿刻本等幾個校本,以及《冊府元龜》、《文苑英華》、出土碑刻等有關唐史文獻,對《舊唐書》仍存在文字錯誤、記載混亂、記載衝突等諸多錯誤進...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緒論
一、《舊唐書》的编纂
二、《舊唐書》的史源
三、《舊唐書》的版本
四、文獻综述
五、研究方法與思路
第一章 本纪
一、楊再思·京留守
二、河北郡兵馬使
三、韦堅括蒼太守
四、甲辰,御史大夫崔器卒
五、静塞軍
六、京兆尹裴腆
七、右神策护军使副
八、任迪簡谋歸朝
九、路朝见
十、以御史中丞為京兆尹
十一、史敬奉
十二、仰御史台據司額大小
十三、宗正卿李翱
十四、冀州瀛洲
十五、五方鹰鷂并解放
十六、錢徽為尚害右丞
十七、故書
十八、康承宣
十九、吳士規
二十、大中大夫
二十一、嚴謇
第二章 志
一、隴右節度馬匹
二、塗山縣併入鏟離
三、卢徵
第三章 列传
一、李靖·自鎖上變
二、徐有功越州都督
三、韋恒·隴右道河西鱅置使
四、崔元综
五、杜伏威降唐
六、王方庆广州刺史
七、班宏传
八、元載傳·四子科
九、李元平·超左補阙
十、聊尉盧成轨
結語
附記
參考文獻
致謝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本文编号:3397700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緒論
一、《舊唐書》的编纂
二、《舊唐書》的史源
三、《舊唐書》的版本
四、文獻综述
五、研究方法與思路
第一章 本纪
一、楊再思·京留守
二、河北郡兵馬使
三、韦堅括蒼太守
四、甲辰,御史大夫崔器卒
五、静塞軍
六、京兆尹裴腆
七、右神策护军使副
八、任迪簡谋歸朝
九、路朝见
十、以御史中丞為京兆尹
十一、史敬奉
十二、仰御史台據司額大小
十三、宗正卿李翱
十四、冀州瀛洲
十五、五方鹰鷂并解放
十六、錢徽為尚害右丞
十七、故書
十八、康承宣
十九、吳士規
二十、大中大夫
二十一、嚴謇
第二章 志
一、隴右節度馬匹
二、塗山縣併入鏟離
三、卢徵
第三章 列传
一、李靖·自鎖上變
二、徐有功越州都督
三、韋恒·隴右道河西鱅置使
四、崔元综
五、杜伏威降唐
六、王方庆广州刺史
七、班宏传
八、元載傳·四子科
九、李元平·超左補阙
十、聊尉盧成轨
結語
附記
參考文獻
致謝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本文编号:33977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397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