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物尊生,由器及道——论《遵生八笺》文玩物品的尊生理念
发布时间:2021-09-22 01:13
由晚明文士高濂所撰的《遵生八笺》体现出"玩物尊生"的文化内涵与思想主张,不同于通俗所谓"玩物丧志",较朱熹所谓"玩物适情"也更为实际。对于《遵生八笺》的这一思想内涵,文章从主体、客体两个方面以及主客交融的具体过程进行阐释与论证:一方面,对于明代文士来说,克绝一切物欲而以道、释之法养生,实在难以持行,更何况其文人身份与儒家背景熏染了其对外界物事进行探索的气质与兴趣;另一方面,文玩诸物本身即是天地生生之意的"化身",凝聚着先贤的生命气息,对之清赏即是人的生命与自然或过往生命的交汇。在此过程中,心神不是向异于生命的"外物"驰荡,而是向生命本身的内在回溯,回归并确证生命之本然,从而合于尊生之旨。
【文章来源】: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36(06)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以物修心:文士养心的工夫特点
二、物中生意:文玩清赏的生命内涵
三、物我交感:清赏活动的生命体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儒家“止于至善”解[J]. 龚鹏程.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
[2]“身不自身:”罗近溪身体论发微[J]. 陈立胜.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1)
[3]《遵生八笺校注》琐议[J]. 陈增岳.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7(06)
本文编号:3402852
【文章来源】: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36(06)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以物修心:文士养心的工夫特点
二、物中生意:文玩清赏的生命内涵
三、物我交感:清赏活动的生命体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儒家“止于至善”解[J]. 龚鹏程.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
[2]“身不自身:”罗近溪身体论发微[J]. 陈立胜.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1)
[3]《遵生八笺校注》琐议[J]. 陈增岳.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7(06)
本文编号:34028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402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