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女性社会地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22 08:23
本文采用较为全面、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从汉代女性的政治权利和政治参与、财产权和经济活动、教育权利和教育内容、不同伦理身份对应的家庭地位等方面来评价汉代女性的社会地位,力图展现汉代女性这一待殊的社会群体独特的一面。汉代女性没有政治权利,总体来说没有机会参政,政治地位很低,仅有少数女性凭借其特殊的身份,通过所依附的男性,可以不同程度地参与和影响政治,但她们参政并不代表自己,更不代表女性这个社会群体,而是代表夫家,是对夫权、男权的维护。汉代女性拥有财产权,经济活动以纺织为主,同时广泛参与了手工业、农业、商业等多种经济领域,具有一定的经济独立性,但经济活动规模偏小,收入有限,经济意义和社会价值不能与男性的经济活动相匹敌。汉代女性在受教育权利上低于男性,不能接受社会公共教育,只能通过家庭教育的模式学习知识,以接受以妇德、女工为主的奴化教育为主,只有少数家境良好的女性有可能接受社会认可度较高的经史教育。女性的家庭地位随其伦理身份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总体来说较低。通过采用全面的女性社会地位评价指标体系对汉代女性的社会地位进行评价,可以知道汉代女性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受到封建政权、父权、夫权等多重压迫,相...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汉代女性社会地位评价指标体系
2 汉代女性的政治权利和政治参与
2.1 汉代女性没有政治权利
2.2 少数汉代女性参与政治
2.3 多数汉代女性远离政治
3 汉代女性的财产权利和经济活动
3.1 汉代女性具有受法律保护的财产权
3.2 皇室女子、官员及大商人女眷不从事经济活动
3.3 多数汉代女性广泛参与经济活动
4 汉代女性的教育权利和教育内容
4.1 汉代女性在家中接受教育
4.2 少数出身较好的女性可能接受经史教育
4.3 多数汉代女性教育以妇德、女工为主
5 汉代女性的家庭地位
5.1 妻子与丈夫的地位对比研究
5.2 其他伦理身份的地位对比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略论汉代妇女的社会地位[J]. 关荣波.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3)
[2]论汉代的女性教育[J]. 金璐璐. 社科纵横. 2008(03)
[3]从汉代画像石(砖)看汉代女子的经济活动[J]. 徐海晶.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6(02)
[4]汉代儒家正统妇女观的演变[J]. 刘淑丽. 社会科学辑刊. 2003(06)
[5]试析汉代的妇女教育[J]. 朱晓鸿.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3(03)
[6]西汉后妃干政问题浅析[J]. 文愚. 史学月刊. 2002(12)
[7]论汉代的夫妻关系[J]. 薛瑞泽.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2(05)
[8]汉魏六朝女性赋述论[J]. 靳青万. 中州学刊. 2002(03)
[9]论汉代妇女的家庭地位[J]. 贾丽英.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6)
[10]细君与解忧[J]. 李艳华,孔令远.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1(02)
博士论文
[1]妇女社会地位评价方法研究[D]. 单艺斌.东北财经大学 2000
硕士论文
[1]从《史记》、《汉书》看汉代妇女地位及其成因[D]. 李庆华.湘潭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403448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汉代女性社会地位评价指标体系
2 汉代女性的政治权利和政治参与
2.1 汉代女性没有政治权利
2.2 少数汉代女性参与政治
2.3 多数汉代女性远离政治
3 汉代女性的财产权利和经济活动
3.1 汉代女性具有受法律保护的财产权
3.2 皇室女子、官员及大商人女眷不从事经济活动
3.3 多数汉代女性广泛参与经济活动
4 汉代女性的教育权利和教育内容
4.1 汉代女性在家中接受教育
4.2 少数出身较好的女性可能接受经史教育
4.3 多数汉代女性教育以妇德、女工为主
5 汉代女性的家庭地位
5.1 妻子与丈夫的地位对比研究
5.2 其他伦理身份的地位对比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略论汉代妇女的社会地位[J]. 关荣波.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3)
[2]论汉代的女性教育[J]. 金璐璐. 社科纵横. 2008(03)
[3]从汉代画像石(砖)看汉代女子的经济活动[J]. 徐海晶.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6(02)
[4]汉代儒家正统妇女观的演变[J]. 刘淑丽. 社会科学辑刊. 2003(06)
[5]试析汉代的妇女教育[J]. 朱晓鸿.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3(03)
[6]西汉后妃干政问题浅析[J]. 文愚. 史学月刊. 2002(12)
[7]论汉代的夫妻关系[J]. 薛瑞泽.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2(05)
[8]汉魏六朝女性赋述论[J]. 靳青万. 中州学刊. 2002(03)
[9]论汉代妇女的家庭地位[J]. 贾丽英.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6)
[10]细君与解忧[J]. 李艳华,孔令远.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1(02)
博士论文
[1]妇女社会地位评价方法研究[D]. 单艺斌.东北财经大学 2000
硕士论文
[1]从《史记》、《汉书》看汉代妇女地位及其成因[D]. 李庆华.湘潭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4034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403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