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从部族到民族:《尚书》反映的华夏族起源与形成

发布时间:2021-11-02 19:04
  作为远古"政事之记"的《尚书》,同时也是记载我国上古民族关系的珍贵历史档案。自然灾害、兼并战争、贸易往来、部落联姻等方式都在不同程度上促使华夏先民从尧舜禹时期的部族国家走向夏商周时期的民族国家,由政治认同走向民族认同,最终以一体多元理念为基础、以多重融合文化为纽带形成了华夏民族。在此过程中,华夏民族的形成与国家认同意识相互交织,民族意义上的自觉和多民族国家的初步形成构成了先秦时段民族关系的鲜明底色。 

【文章来源】:广西社会科学. 2020,(07)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尚书》中华夏族融汇化合的动力
    (一)自然灾害推动族群整合
    (二)共同御敌造成疆域扩张
    (三)物质交换增进民族交流
    (四)部落联姻促进民族融合
    (五)文化交往加速民族形成
二、《尚书》中族际关系处理的主要策略
    (一)德教为先,同心同德
    (二)修德振兵,畏威怀德
    (三)刑教兼施,明刑弼教
    (四)劓殄灭之,以绝其祀
三、《尚书》中华夏族形成的主要特点
    (一)从“亦战亦和”到“和而不同”——民族和谐是内在追求
    (二)从“夷夏有别”到“蛮夷率服”——民族包容是基本策略
    (三)从“族内集聚”到“地缘融合”——民族认同是最终体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主体自由、民族和睦、文明提升:家国情怀的历史衡量三维标准探析[J]. 刘松.  山东社会科学. 2019(05)
[2]从文化族类观到国家民族观的嬗变——兼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来源[J]. 平维彬,严庆.  贵州民族研究. 2017(04)
[3]华夏民族与国家认同意识的演变[J]. 李禹阶.  历史研究. 2011(03)
[4]《尚书》民族思想初探[J]. 王灿.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1)
[5]从《尚书》中看我国上古时期的民族关系[J]. 侯哲安.  贵阳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01)
[6]民族定义与汉民族的形成[J]. 王雷.  中国社会科学. 1982(05)
[7]《尚书》中有关西南少数民族的资料[J]. 张贻.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00)



本文编号:34722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4722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c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