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地理环境之路——明清时期北方地区的游牧社会与农商社会
发布时间:2021-11-03 12:44
受"内亚"理论、"族群"理论等西方史学理论的影响,一些古史研究将地理环境差异当作不同民族间生活与交流的鸿沟,中国东北、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等地区被视为与中原地区截然不同的地理单元,进而将这些地区的人民与内地人民分割成互相隔离的族群,从而构建了一个内地与边疆、本部与边缘的历史叙事模式。这种模式在中西方都产生了巨大影响,甚至变成中国古代史研究不可绕开的前提与背景。本文利用明清以来中央和地方档案、土地契约、地名志、中外考察记等史料,还原了明清时期内地与蒙古地区人民跨越长城、河套等地理界限,在农业与贸易等方面进行的历史悠久与规模宏大的双向交流,以及移民、技术与文化传播的历史画面。指出在一个环境与民族多样性的国度中,地理环境等自然差异从来没有成为人群交流与融合的阻断因素。相反,人类社会的发展正是一部突破环境局限的历史。"内陆亚洲""长城带"等西方史学理论的提出受到近代民族主义的影响,在应用到中国史的研究中存在着明显的错误和缺陷。
【文章来源】:文史哲.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9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寻找契丹:明代中俄的第一次直接接触[J]. 万明. 社会科学战线. 2018(04)
[2]陆路丝绸之路上的明朝角色[J]. 田澍.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17(03)
[3]“内亚”概念源流考[J]. 程秀金.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6)
[4]赵全其人[J]. 徐凯. 北大史学. 1999(00)
[5]长城内外是故乡[J]. 唐晓峰. 读书. 1998(04)
[6]古列延游牧方式的演变[J]. 波·少布. 黑龙江民族丛刊. 1996(03)
[7]学者、政客与“间谍”:拉铁摩尔(1900-1989)[J]. 梁元生. 民国档案. 1994(02)
[8]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J]. 宁可. 历史研究. 1986(06)
[9]中亚和中央亚细亚在各种语言中的表示[J]. A.施普林青,秦卫星.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04)
[10]论所谓中国人发现美洲的问题[J]. 罗荣渠. 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 1962(04)
博士论文
[1]透过文本:对西方传教士记录的鄂尔多斯音乐的历史民族音乐学考察与研究[D]. 李亚芳.中央音乐学院 2011
本文编号:3473708
【文章来源】:文史哲.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9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寻找契丹:明代中俄的第一次直接接触[J]. 万明. 社会科学战线. 2018(04)
[2]陆路丝绸之路上的明朝角色[J]. 田澍.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17(03)
[3]“内亚”概念源流考[J]. 程秀金.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6)
[4]赵全其人[J]. 徐凯. 北大史学. 1999(00)
[5]长城内外是故乡[J]. 唐晓峰. 读书. 1998(04)
[6]古列延游牧方式的演变[J]. 波·少布. 黑龙江民族丛刊. 1996(03)
[7]学者、政客与“间谍”:拉铁摩尔(1900-1989)[J]. 梁元生. 民国档案. 1994(02)
[8]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J]. 宁可. 历史研究. 1986(06)
[9]中亚和中央亚细亚在各种语言中的表示[J]. A.施普林青,秦卫星.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04)
[10]论所谓中国人发现美洲的问题[J]. 罗荣渠. 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 1962(04)
博士论文
[1]透过文本:对西方传教士记录的鄂尔多斯音乐的历史民族音乐学考察与研究[D]. 李亚芳.中央音乐学院 2011
本文编号:34737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473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