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说入匈奴与西汉前期燕代地区的胡汉互动
发布时间:2021-11-06 23:32
燕地宦官中行说投降匈奴后,在与汉朝的交往中,不仅积极维护匈奴利益,还展现了他对匈奴习俗的认同与尊崇。中行说的行为并非完全出于对政治利益的迎合,其背后隐藏着燕代地区胡汉互动与民族交融的内涵。经考证发现,汉朝中不少习胡事者与燕代地域之间存在联系,燕代地区在西汉前期正处于匈奴势力的影响之下。该地区在经济形态上以畜牧为主,胡汉之间的互动较为频繁,汉人因政治变动时常亡入匈奴,胡将、胡骑也存在于燕代地方政权中。在此地域背景之下,燕代地区的社会风貌呈现出异于内地的情形,胡汉之间并不存在强烈的民族隔阂,燕代之人也随着政治变化与个人需要来选择入匈或入汉。
【文章来源】:保定学院学报. 2020,33(03)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中行说入匈奴事考
二、习胡事者与燕代地域之关联
三、汉初燕代地区的胡汉互动与交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宾礼之外:比较视野下的隋唐外交文化[J]. 李丹婕. 读书. 2019(12)
[2]贾谊夷夏观探析[J]. 徐莹. 史林. 2018(03)
[3]对西汉官员投降匈奴问题的初步考察[J]. 崔明德,庄金秋.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2)
[4]试论中行说的民族关系思想[J]. 庄金秋.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5]汉代儒家的民族观——以贾谊、董仲舒、何休为中心[J]. 樊文礼,史秀莲.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4)
[6]匈奴地区的中原人口及汉匈关系[J]. 王庆宪.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06(06)
[7]论汉代公羊学的夷夏之辨[J]. 汪高鑫. 南开学报. 2006(01)
[8]西汉时期汉人流落匈奴及影响[J]. 张元城.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0(02)
[9]谈西汉时期汉人入居匈奴及其影响[J]. 吴明月. 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04)
本文编号:3480731
【文章来源】:保定学院学报. 2020,33(03)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中行说入匈奴事考
二、习胡事者与燕代地域之关联
三、汉初燕代地区的胡汉互动与交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宾礼之外:比较视野下的隋唐外交文化[J]. 李丹婕. 读书. 2019(12)
[2]贾谊夷夏观探析[J]. 徐莹. 史林. 2018(03)
[3]对西汉官员投降匈奴问题的初步考察[J]. 崔明德,庄金秋.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2)
[4]试论中行说的民族关系思想[J]. 庄金秋.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5]汉代儒家的民族观——以贾谊、董仲舒、何休为中心[J]. 樊文礼,史秀莲.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4)
[6]匈奴地区的中原人口及汉匈关系[J]. 王庆宪.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06(06)
[7]论汉代公羊学的夷夏之辨[J]. 汪高鑫. 南开学报. 2006(01)
[8]西汉时期汉人流落匈奴及影响[J]. 张元城.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0(02)
[9]谈西汉时期汉人入居匈奴及其影响[J]. 吴明月. 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04)
本文编号:34807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480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