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边疆治理视阈下的明代边疆文教

发布时间:2021-11-11 20:34
  在"文德以化远人"治边文教政策的指导下,明朝在边疆地区兴办儒学以化导边人,施乡约行旌表以感召边民,建立起一个完备的边疆文教体系,将儒家文化远播边疆,实现对边疆的有效治理。明朝在边疆地区大兴文教是以边疆治理为依归、以"安边"为核心,文教乃"兴太平"之手段,兴教是为安边服务,一旦有悖于此,儒学即失去存在的意义。 

【文章来源】: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20,3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文德以化远人”:明代治边政策的核心
二、儒学、社学与书院:诗书礼乐的化导力
三、乡约与旌表:榜样的感召力
四、明代边疆文教与边疆治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宋人使辽语录中的环境史料辨析[J]. 孙伟祥.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3)
[2]论中原王朝治边的文化软实力[J]. 方铁,黄禾雨.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13 (02)
[3]边疆治理视阈下的中国古代边疆文教[J]. 高福顺.  史学集刊. 2012(02)
[4]试论明代书院官学化的历程[J]. 柳光敏.  齐鲁学刊. 1994(04)



本文编号:34894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4894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b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