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种弑君?孰当讨贼?——以《春秋公羊传》关于“君子辞”的讨论为中心
发布时间:2021-11-13 06:55
自古以来,儒家视君臣为大义所在,故以弑君为大恶。面对弑君之罪,《公羊传》区分了三个不同层次的责任主体,即天子、方伯或诸侯、臣民。然而在周末礼崩乐坏的政治背景下,臣民通常负有最主要的讨贼义务,不过,《公羊传》又基于对现实情形的具体考量,提出"君子辞"之说,从而宽恕了臣民不能讨贼之过。文章又结合宋以后儒家对此问题的不同态度,揭示了儒家关于此问题所固有的张力。
【文章来源】:孔学堂. 2019,6(04)
【文章页数】:21 页
本文编号:3492549
【文章来源】:孔学堂. 2019,6(04)
【文章页数】:21 页
本文编号:34925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492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