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明嘉靖朝皖南佛教寺院的空间分布——兼论历史佛教地理研究中的空间选择及相关问题

发布时间:2021-12-17 20:13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国家宗教政策的调整,明初以后皖南地区的佛教传播得到了快速的恢复。帝王及皇家的支持直接促进了明代皖南佛教名山的形成,在名山佛教的示范效应下,加之拥有相对雄厚的物质文化以及信众基础,明代皖南地区佛教的世俗化趋势日渐加深,与区域社会的结合也日趋紧密,大量寺院因此得以新建、重建或重修。分析嘉靖朝皖南地区的寺院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存在徽州的歙县、休宁、婺源以及毗邻南京的当涂、芜湖、建平等地两个连片高密度分布区,反映出社会常态情况下佛教与区域社会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这与万历朝九华山佛教崛起以后相比有较大的不同。就历史佛教地理研究而言,在空间选择上应注意与研究对象本身相应资料的匹配及研究精度的需要等相关问题。 

【文章来源】:黑龙江社会科学. 2020,(05)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名山佛教与明代皖南佛教的发展
二、历史佛教地理研究中的空间选择及相关问题
三、嘉靖朝皖南佛教寺院的空间分布及其特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明代青弋江流域佛教系统初探——以寺院的时空分布为中心[J]. 王开队,周邦兴.  安徽史学. 2017(03)
[2]历史宗教地理学视阈下九华山佛教文化体系的建构——以寺院为中心[J]. 王开队.  世界宗教研究. 2016(05)
[3]明清时期九华山高僧略论[J]. 尹文汉.  池州师专学报. 2007(04)
[4]南北朝佛教地理的初步研究(下篇)[J]. 张伟然.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2(01)
[5]南北朝佛教地理的初步研究(上篇)[J]. 张伟然.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1(04)
[6]九华山金地藏断想三则[J]. 张新鹰.  世界宗教研究. 1992 (03)

博士论文
[1]明清九华山佛教研究[D]. 卢忠帅.南开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清代九华山佛教地理研究[D]. 张昌翔.安徽大学 2015
[2]明代徽州佛教研究[D]. 陈岩.安徽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5408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5408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b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