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从《坤舆全图》看16—18世纪关于中亚的地理认知

发布时间:2022-01-08 19:45
  南怀仁的《坤舆全图》作为清初刊印的中文版彩色世界地图,既反映出16—17世纪中国经由来华传教士与西方科学文化知识的早期接触,又呈现出这个时期西欧对世界地理的认知。文章对坤舆全图中所绘制的亚欧大陆腹地的中亚地区加以考察,并将之与在此前后于中国刊印的世界地图关于该地区地理认知进行对比,可知中亚地区在16—18世纪经由东西方两种力量的推动下,逐渐完全呈现在世人眼前。这种变化反映出西方科技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 

【文章来源】: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19,29(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部分图文】:

从《坤舆全图》看16—18世纪关于中亚的地理认知


《坤舆全图》的中亚地区③

全图,世界,湖泊


其次看里海以东及东南地区。从图上看,东部有数条河流汇入,再东有两个小湖泊,右方为“亚母蒲”,可能为今咸海;亚母蒲(咸海)以东地区称“都尔格思单(Turchestan)”,即今土库曼斯坦,自从8—9世纪中亚地区突厥化后,此地大多称为突厥,那么都尔格思单的名称源于“突厥人生活的地方”;都尔格思单以北为“鞑而靼(Tartar)”,《坤舆图说》称:“中国之北,迤西一带,直抵欧罗巴东界,俱名鞑而靼。”(10) 因此“鞑而靼”和“都尔格思单”均表示生活在西伯利亚至伏尔加河流域的蒙古人以及讲突厥语的东方民族。这也是数百年来人们对这个地方的统称。从此往南的大片地区称为“箇拉散(Corasan)”,即呼罗珊(Khurasan),包括今伊朗东北、土库曼斯坦东南以及阿富汗北部地区。箇拉散北部有沙漠,中有一湖名“布尔日亚”。但将《坤舆全图》与《新世界全图》对比(见图2),会发现两幅图所绘这个地区的地形接近,三个湖呈三角鼎立,但布利乌的地图并没有标注左上湖泊的名称,“布尔日亚”为南怀仁添加,不知所指何处。事实上,现今的世界地图上在这个区域看不到任何湖泊,若从其位置分布上看左上的湖泊可能是今伊朗阿富汗交界处的哈曼湖(Hamun)所在湿地,右上湖泊为阿富汗东北部的班达米尔(Band-e Amir)湿地。地图上呈现出来的湖泊反映出此时西方对于呼罗珊地区的水文地理有所了解,但画得过大则透露出他们对其了解的有限性。

地图,全图,中亚,怀仁


在南怀仁之前,中国境内刊印的世界地图主要有顺治年间毕方济(Francesco Sambiasi,1582—1649)绘制的《坤舆全图》(1648年),天启年间阳玛诺(Emmanuel Diaz,1574—1659)制作的地球仪(1623年)、(12)同年艾儒略(Giulios Aleni,1582—1649)编著的《职方外纪》,以及万历年间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1602年)。由于毕方济的《坤舆全图》现下落不明,(13)难以找到确切的地图,无法考察,所以通常会将《坤舆全图》与另两幅图进行比较。比较公认的看法是,《坤舆全图》中的文字绝大部分来自前两者,其注记标题与《职方外纪》的篇目绝大多数相同,内容也是大段摘抄;全图中的小段注记文字则大量引自《坤舆万国全图》;(14)但从地图本身而言,南怀仁将利玛窦“所采用经曲纬平投影法改为球面投影法”,图上所绘的中国大陆、各大洲及其沿海地区(特别是南北美洲与澳洲)的海岸线、岛屿、山川等,要更为详尽,将他认为不确实的一些传说中的国名删除。(15)因此,可以说南怀仁绘制的《坤舆全图》在认真汲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必要的补订与修正,能够反映出此时西欧以及中国关于世界地理知识的认知。具体到中亚地区,通过对比,能发现三者之间的相似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清代地图中的西域观——基于清准俄欧地图交流的考察[J]. 席会东.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6)
[2]元经世大典图考[J]. 林梅村.  考古学研究. 2006(00)
[3]南怀仁《坤舆全图》的文献价值[J]. 崔广社,荣国庆.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5)
[4]裴矩《西域图记》所见敦煌至西海的“三道”[J]. 余太山.  西域研究. 2005(04)
[5]传教士与中国地图[J]. 牛汝辰.  地图. 2002(06)
[6]陈组绶及其《皇明职方地图》[J]. 朱炳贵.  地图. 2002(04)
[7]明清西方耶稣会士的地理学汉文西书与中韩学人的“世界意识”[J]. 邹振环.  韩国研究论丛. 1999(00)
[8]卢水胡和小月氏[J]. 王宗维.  西北民族研究. 1995(02)
[9]中外地图交流史初探[J]. 曹婉如.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93(03)
[10]西伯利亚汗国的兴起和灭亡[J]. 苏北海.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01)



本文编号:35771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5771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2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