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闽地区夏商考古研究的重要基点——《角山窑址》读后
发布时间:2022-11-07 20:14
<正>长江流域的青铜文化区域特征鲜明,以赣江流域吴城文化为代表的青铜文明不仅展示了区域文化的独特性,亦揭示了南方与中原之间持续的文化互动关系。与赣江邻近的赣东地区早期青铜文化面貌与社会形态如何,一直是学术界十分关注的问题。以往在赣东信江流域发现的夏商遗存数量较少,所见材料多以万年县出土遗存为代表,被称为"万年类型"[1]或"万年文化"[2]。学者多认为此类遗存的年代为商时期,社会发展程度模糊不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
二
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赣江鄱阳湖区商代文化的区系类型研究[J]. 彭明瀚. 考古. 2004(03)
[2]江西婺源县茅坦庄遗址商代文化遗存发掘简报[J]. 李荣华,赵德林,余琦,詹祥云. 南方文物. 2006(01)
[3]江西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文化与夏文化的南渐[J]. 彭适凡. 南方文物. 2007(01)
[4]试论江西万年文化的年代、分期及相关问题[J]. 赵东升. 东南文化. 2009(02)
[5]二里头文化向南方的传播[J]. 向桃初. 考古. 2011(10)
[6]从出土遗物看商时期南方与中原的文化互动[J]. 豆海锋. 考古. 2017(04)
[7]江西万年类型商文化研究[J]. 李家和,杨巨源,刘诗中. 东南文化. 1990(03)
[8]江西广丰社山头遗址发掘[J]. 徐长青 ,翁松龄 ,李家和. 东南文化. 1993(04)
[9]江西鹰潭角山窑址试掘简报[J]. 李家和,杨巨源,黄水根. 华夏考古. 1990(01)
[10]福建省光泽县古遗址古墓葬的调查和清理[J]. 考古. 1985(12)
本文编号:3704328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
二
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赣江鄱阳湖区商代文化的区系类型研究[J]. 彭明瀚. 考古. 2004(03)
[2]江西婺源县茅坦庄遗址商代文化遗存发掘简报[J]. 李荣华,赵德林,余琦,詹祥云. 南方文物. 2006(01)
[3]江西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文化与夏文化的南渐[J]. 彭适凡. 南方文物. 2007(01)
[4]试论江西万年文化的年代、分期及相关问题[J]. 赵东升. 东南文化. 2009(02)
[5]二里头文化向南方的传播[J]. 向桃初. 考古. 2011(10)
[6]从出土遗物看商时期南方与中原的文化互动[J]. 豆海锋. 考古. 2017(04)
[7]江西万年类型商文化研究[J]. 李家和,杨巨源,刘诗中. 东南文化. 1990(03)
[8]江西广丰社山头遗址发掘[J]. 徐长青 ,翁松龄 ,李家和. 东南文化. 1993(04)
[9]江西鹰潭角山窑址试掘简报[J]. 李家和,杨巨源,黄水根. 华夏考古. 1990(01)
[10]福建省光泽县古遗址古墓葬的调查和清理[J]. 考古. 1985(12)
本文编号:37043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704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