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皇家建筑匾额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12 13:38
匾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在清代达到了登峰造极之处。尤其是清代皇家建筑上的匾额更是由于其内容均为皇帝所题写,更值得关注。清代皇家建筑中的匾额按照使用功能被分为命名性匾额和功能性匾额两类。在现有的皇家建筑中命名类匾额表现明显,被提写者赋予表现建筑功能、表达皇帝思想等重要职能。本文旨在以清代皇家宫廷与皇家园林中匾额的来源和内涵为视角,分析清代皇帝对于儒家思想的继承、满汉文化的融合,以及通过匾额来解析清代皇家建筑本身被赋予的意义。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过程中的主要问题、难点和解决方法
第一章 清代皇家建筑匾额概况
第一节 匾额的发展历程
一、匾额的起源期—秦汉时期匾额
二、匾额的繁荣发展期—宋明时期匾额
三、匾额的顶峰期—清代匾额
第二节 清代皇家建筑匾额的规制
一、清代皇家建筑构成
二、清代皇家建筑匾额的分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清代皇家建筑中的命名性匾额
第一节 清代皇家宫廷建筑中的命名性匾额
一、紫禁城前朝中的匾额
二、紫禁城内廷中的匾额
第二节 清代皇家园林建筑中的命名性匾
一、皇家园林政务区中的命名性匾额
二、苑景区中的命名性匾额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清代皇家建筑中的功能性匾额
第一节 清代皇家宫廷建筑中的功能性匾额
一、紫禁城前朝中的功能性匾额
二、紫禁城内廷中的功能性匾额
第二节 清代皇家园林建筑中的功能性匾额
一、皇家园林政务区的功能性性匾额
二、苑景区的功能性性匾额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清代皇家建筑匾额中的文化内涵
第一节 匾额中的先秦文化
第二节 匾额中的儒家思想
第三节 匾额中的满汉文化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弘扬传承匾额文化 提升文化软实力[J]. 刘世佳,李鹏. 奋斗. 2019(04)
[2]论我国园林园景命名与匾额楹联艺术[J]. 莫劲萍. 现代园艺. 2018(24)
[3]匾额文化长盛不衰原因探析——以洛阳匾额为探讨对象[J]. 张留见.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4]清代帝王赐书传统研究[J]. 陈佳.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18(04)
[5]榜书与匾额文化摭谈[J]. 李念,林婥琴. 美与时代(中). 2018(04)
[6]清代北京天坛匾额及其满文考[J]. 袁理. 满语研究. 2016(02)
[7]清代紫禁城景阳宫及咸福宫后殿区的满文匾额[J]. 张杰. 满语研究. 2016(02)
[8]故宫西六宫的五幅意译满文匾额[J]. 张杰. 山西建筑. 2016(22)
[9]清代紫禁城武英殿建筑群建筑名匾额变迁[J]. 春花. 紫禁城. 2015(12)
[10]中国匾文化初探[J]. 林声. 社会科学辑刊. 1995(06)
博士论文
[1]匾额书法文化研究[D]. 苏显双.吉林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故宫官式建筑外檐匾额形制与工艺研究[D]. 刘璐.吉林建筑大学 2018
[2]清代匾额书法研究[D]. 冯英.曲阜师范大学 2018
[3]清西苑北海园林匾额意境与空间理法研究[D]. 苏畅.北京林业大学 2016
[4]清代皇帝敕谕国子监官员匾额考[D]. 李明月.中央民族大学 2015
[5]清代匾额文化研究[D]. 赵金婕.复旦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706469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过程中的主要问题、难点和解决方法
第一章 清代皇家建筑匾额概况
第一节 匾额的发展历程
一、匾额的起源期—秦汉时期匾额
二、匾额的繁荣发展期—宋明时期匾额
三、匾额的顶峰期—清代匾额
第二节 清代皇家建筑匾额的规制
一、清代皇家建筑构成
二、清代皇家建筑匾额的分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清代皇家建筑中的命名性匾额
第一节 清代皇家宫廷建筑中的命名性匾额
一、紫禁城前朝中的匾额
二、紫禁城内廷中的匾额
第二节 清代皇家园林建筑中的命名性匾
一、皇家园林政务区中的命名性匾额
二、苑景区中的命名性匾额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清代皇家建筑中的功能性匾额
第一节 清代皇家宫廷建筑中的功能性匾额
一、紫禁城前朝中的功能性匾额
二、紫禁城内廷中的功能性匾额
第二节 清代皇家园林建筑中的功能性匾额
一、皇家园林政务区的功能性性匾额
二、苑景区的功能性性匾额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清代皇家建筑匾额中的文化内涵
第一节 匾额中的先秦文化
第二节 匾额中的儒家思想
第三节 匾额中的满汉文化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弘扬传承匾额文化 提升文化软实力[J]. 刘世佳,李鹏. 奋斗. 2019(04)
[2]论我国园林园景命名与匾额楹联艺术[J]. 莫劲萍. 现代园艺. 2018(24)
[3]匾额文化长盛不衰原因探析——以洛阳匾额为探讨对象[J]. 张留见.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4]清代帝王赐书传统研究[J]. 陈佳.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18(04)
[5]榜书与匾额文化摭谈[J]. 李念,林婥琴. 美与时代(中). 2018(04)
[6]清代北京天坛匾额及其满文考[J]. 袁理. 满语研究. 2016(02)
[7]清代紫禁城景阳宫及咸福宫后殿区的满文匾额[J]. 张杰. 满语研究. 2016(02)
[8]故宫西六宫的五幅意译满文匾额[J]. 张杰. 山西建筑. 2016(22)
[9]清代紫禁城武英殿建筑群建筑名匾额变迁[J]. 春花. 紫禁城. 2015(12)
[10]中国匾文化初探[J]. 林声. 社会科学辑刊. 1995(06)
博士论文
[1]匾额书法文化研究[D]. 苏显双.吉林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故宫官式建筑外檐匾额形制与工艺研究[D]. 刘璐.吉林建筑大学 2018
[2]清代匾额书法研究[D]. 冯英.曲阜师范大学 2018
[3]清西苑北海园林匾额意境与空间理法研究[D]. 苏畅.北京林业大学 2016
[4]清代皇帝敕谕国子监官员匾额考[D]. 李明月.中央民族大学 2015
[5]清代匾额文化研究[D]. 赵金婕.复旦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7064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706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