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夏商时期河洛集团与苗蛮集团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发布时间:2017-07-14 00:34
本文关键词:论夏商时期河洛集团与苗蛮集团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摘要】:“河洛集团”(华夏集团)、“苗蛮集团”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民族集团,他们在夏商时期存在着紧密和频繁的交往,双方的文化也存在着广泛和深入的交流与融合。对此进行详述地研究,势必对两大集团的文化内涵及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考古学材料与史料相结合为大宗,用文化因素分析法分析河洛集团和苗蛮集团的考古学文化内涵,综合阐述这两大集团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背景、途径、方式及目的等,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其关系的变化和发展所反映的社会思想、政治格局等。本文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对本文所涉及的民族、河洛集团、苗蛮集团以及夏商时期等相关概念进行阐释和界定,简述了学界对河洛集团和苗蛮集团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研究史及研究现状,并简要阐释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第二部分为夏商时期两大民族集团考古学文化的确定。在收集、仔细分析和甄别众多考古学资料的基础上,分别梳理了河洛集团和苗蛮集团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的发展谱系。 第三部分对两大集团夏代考古学文化中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陶器进行仔细对比,认为在夏代河洛集团和苗蛮集团之间存在着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此过程中,以河洛集团文化传播为主导,苗蛮集团被动地接受河洛集团的文化因素,这与夏王朝的社会制度、两大民族集团的综合实力密切相关。 第四部分分析两大集团的商代考古学文化面貌,认为在商代河洛集团和苗蛮集团文化之间延续着交流与融合,并在二里岗时期最为频繁。异于夏代的是,苗蛮集团商代文化中虽然也有河洛集团影响下产生的文化因素,但本土文化发展迅速、异彩纷呈,并体现出区域性特征。这与商王朝的社会制度、苗蛮集团实力的增强和两湖地区的能源优势密切相关。 第五部分为结语,简要总结了夏商时期河洛集团与苗蛮集团在交往中的关系和地位,以及在交往过程中两大集团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阶段性发展和目的。
【关键词】:夏商时期 河洛集团 苗蛮集团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221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22
- 1.1 相关概念的阐释10-18
- 1.1.1 部落、部落联盟及民族、民族集团10-13
- 1.1.2 河洛集团和苗蛮集团13-16
- 1.1.3 夏商时期16-17
- 1.1.4 考古学文化的交流与融合17-18
- 1.2 考古发现及研究简史18-20
- 1.3 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20-22
- 1.3.1 研究方法及研究目的20-21
- 1.3.2 研究意义21-22
- 2 夏商时期两大民族集团考古学文化的确定22-44
- 2.1 河洛集团考古学文化22-29
- 2.1.1 夏代以前的考古学文化22-24
- 2.1.2 夏文化24-27
- 2.1.3 商文化27-29
- 2.2 苗蛮集团考古学文化29-44
- 2.2.1 夏代以前的考古学文化30-32
- 2.2.2 两湖地区的夏代文化32-36
- 2.2.3 两湖地区的商代文化36-44
- 3 夏代河洛集团和苗蛮集团考古学文化的交流与融合44-57
- 3.1 交流与融合的历史背景44-50
- 3.1.1 两大集团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44
- 3.1.2 夏代以前两大民族集团频繁的文化交流与融合44-48
- 3.1.3 夏王朝的建立及其民族思想、民族政策的产生48-50
- 3.2 交流与融合的表现形式50-54
- 3.3 交流与融合的特点54
- 3.4 交流与融合的原因及途径54-57
- 3.4.1 原因54-55
- 3.4.2 途径55-57
- 4 商代河洛集团和苗蛮集团考古学文化的交流与融合57-74
- 4.1 交流与融合的历史背景57-60
- 4.1.1 夏代以前至夏代所积累的文化背景57
- 4.1.2 商王朝的建立及其民族思想、民族政策的产生57-60
- 4.2 交流与融合的表现形式60-67
- 4.3 交流与融合的特点67-68
- 4.4 交流与融合的原因及途径68-74
- 4.4.1 原因68-72
- 4.4.2 途径72-74
- 5 结语74-76
- 参考文献76-82
- 致谢8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昌平;;夏商时期中原与长江中游地区的文化联系[J];华夏考古;2006年03期
2 王劲;江汉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综述[J];江汉考古;1980年01期
3 陈贤一;江陵张家山遗址的试掘与探索[J];江汉考古;1980年02期
4 俞伟超;;寻找"楚文化"渊源的新线索[J];江汉考古;1982年02期
5 方殷;随州西花园、庙台子遗址发掘简述[J];江汉考古;1984年03期
6 ;沙市官堤商代遗址发掘简报[J];江汉考古;1985年04期
7 李天元;楚的东进与鄂东古铜矿的开发[J];江汉考古;1988年02期
8 彭锦华;;沙市周梁玉桥殷商遗址试析[J];江汉考古;1989年02期
9 彭明瀚;;铜与青铜时代中原王朝的南侵[J];江汉考古;1992年03期
10 万全文;;商周王朝南进掠铜论[J];江汉考古;1992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蔚;裴李岗文化的分期及考古类型探讨[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5389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538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