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中后期品评人物风气之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6 18:07
本文关键词:东汉中后期品评人物风气之研究
【摘要】:本文对东汉中后期盛行的品评人物风气进行了整体概述与具体分析,这一时期的品评人物风气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它的兴起、发展到后来的流变对当时及后世社会产生了重大且深远的影响。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东汉中后期盛行的品评人物风气的兴起概况,并分别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及社会风气方面阐明了这一社会活动的产生背景。第二部分具体论述了东汉中后期盛行的品评人物的形式及特点。第三部分则从政治事件、制度建树、学术风气等方面着重论述东汉中后期盛行的品评人物风气对当时社会及后世产生的重大影响。
【关键词】:东汉 品评人物 形成 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K234.2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7
- 目录7-9
- 表清单9-10
- 绪论10-16
- 一 选题的缘由和意义10-11
- 二 目前的研究状况11-14
- 三 本文的创新之处及研究方法14-16
- 1、创新之处14
- 2、研究方法14-16
- 第一章 东汉中后期品评人物风气的兴起16-30
- 第一节 品评人物的概况16-18
- 第二节 品评人物风气兴起的社会背景18-26
- 一、 政治方面:察举制下的人物品评18-20
- 二、 经济方面:东汉经济的发展为人物品评提供物质基础20-22
- 三、 思想文化及社会风气方面:儒学渊源及重“名节”风气的影响22-26
- 第三节 东汉品评人物之代表性人物及事件26-30
- 第二章 东汉品评人物的形式及特点30-38
- 第一节 东汉品评人物的形式30-33
- 一、 名号称谓30
- 二、 事数标榜30-31
- 三、 歌谣谚语31-33
- 第二节 东汉品评人物的特点33-38
- 一、 品评标准由重德轻才逐渐向重才轻德发展33-35
- 二、 人物品评只论才性,,不论命运35-36
- 三、 东汉中后期人物品评呈现地域性特征36-38
- 第三章 东汉品评人物风气的影响38-49
- 第一节 政治事件:品评人物与清议、党锢38-42
- 第二节 制度建设:品评人物与九品中正制42-44
- 第三节 学术风气:品评人物与魏晋清谈44-49
- 结语49-51
- 附表:东汉中后期以来出现的善于品评人物的名士、籍贯(或活动地域)及其品题事例51-57
- 参考文献57-61
- 作者简介61-64
- 学位论文数据集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秋银;试论郭泰之不仕不隐[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2 刘平;;品评之风的流变及审美取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3 彭昊;;论《论语》对《世说新语》人物品评的影响[J];船山学刊;2008年01期
4 孙微;《饮中八仙歌》源于汉代谣谚考[J];杜甫研究学刊;2003年04期
5 吴桂美;;从东汉士人的遗令和敕子书看东汉士风[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6 熊国华;《世说新语》品评人物的审美特征及影响[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7 胡克森;;东汉士人群体自觉意识形成原因考察[J];贵州文史丛刊;2006年03期
8 王子今;;从“处士”到“议士”:汉代民间知识人的参政路径[J];河北学刊;2007年05期
9 王保顶;汉代士人阶层的演变[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10 蓝旭;汉末士风述论[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本文编号:6308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630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