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衰落与复兴的内在逻辑——基于中西方经济形态历史差异的比较视角
本文关键词:中国衰落与复兴的内在逻辑——基于中西方经济形态历史差异的比较视角
【摘要】:中国近代的衰落和当代的复兴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通过中西方两种不同文明形态经济本质的比较研究认为,中国的衰落和复兴是外部冲击与内部回应两种力量长期复杂和艰苦博弈的历史结果。中国复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处理好中西方文明的关系至关重要。研究东西方文明的异同,重新发现中国文明的本质、特征与当代价值,是一项重大的课题。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关键词】: 西方文明 冲击 中国回应 复兴 文明差异
【分类号】:K207
【正文快照】: 毫无疑问,当今中国正在迅速地复兴和崛起①。中国的崛起和复兴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孤立的,它具有复杂曲折的历史背景和深刻原因。人们可以从许多视角用不同的理论和方法进行解读。但从世界历史和人类文明史的长周期和大视野来观察,运用经济学的方法,从外部和内部两个角度来分析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克尧;重农抑商辩[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03期
2 赵晖;论毛泽东的民族自信心[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3 杨帆;;如何认识中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J];中国经贸;2010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解光云;述论古典时期雅典城市的商业经济[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2 于民;;圈地运动与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典型性问题新论——兼与国内学术界某些流行性观点商榷[J];安徽史学;2009年02期
3 柳平生;;探求经济理论与经济史研究的有机结合——由宋代经济史研究说开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付宇骄;;论科举制的确立与发展对中国编辑出版事业的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9期
5 徐勇;;共和国大历史与两个时代两种叙述 从电影《建国大业》看新中国历史合法性叙述的变迁及其象征意义[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6 常宗耀;;乡村城市化:马克思的理论及其启示[J];北方论丛;2010年03期
7 李福华;提高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机制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8 郝伟;;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史研究——评希克斯《经济史理论》[J];商业研究;2006年12期
9 李钢;董敏杰;;A comparis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 and India[J];China Economist;2010年01期
10 肖艳;;混合契约规制下的企业员工——组织配适关系研究[J];财经科学;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黎秀蓉;;“李约瑟之谜”的博弈论解读[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刘志雄;卢向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与农产品市场发育的理论与经验分析:1979——1984[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3 陈生军;;企业信用与上市公司监管[A];第二届城市科学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吴树青;金碚;;“初级阶段论”对经济改革的要求和制约[A];经济改革与理论思考(1978-1988)[C];1988年
5 王立;;董必武对中国法制的两大贡献解析——中国5000年法律文明的成功转型与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思想摇篮[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6 王立;;董必武:破旧成功与立新失败[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7 王立;;只有人民才能提供法制建设的根本动力——由董必武法制拓荒及中颓引发的思考[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慧玲;科技进步对劳动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刘宇辉;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刘军;顾宪成与晚明东林运动——传统士大夫政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崔宝敏;我国农地产权的多元主体和性质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李隽;金融发展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6 郧在廷;西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荣臻;国民政府时期的北京社会救助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庞菁菁;我国利率波动传导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付竞卉;金融国家的形成与发展[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张强;金融与GDP增长[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旭;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微;中古罗马天主教会经济伦理的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美莹;希克斯关于市场经济兴起条件的思想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明月;儒家文化视野下当代高校师生冲突现象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5 姚群;江西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6 鹿楠;动产抵押法律制度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7 郭旭杰;变迁与重构:乡镇政府治理与乡村权力嵌入互动的实证分析[D];南昌大学;2010年
8 王跃;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吴双;金融发展的技术进步效应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10 牛志飞;知识资本、物流能力与成长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金华;论春秋战国时期商品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J];求索;2000年03期
2 吴晓军;中国古代生态文化:为了复兴的反思[J];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3 金德湘;中华文明的盛衰与复兴[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4 宣兆琦;;论齐文化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J];管子学刊;2005年04期
5 胡幸福;;论帖木儿与中亚复兴[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1993年03期
6 黄季力;关于科学技术史上的几个问题[J];史学月刊;1988年06期
7 方克立;二十一世纪与东西方文化[J];中国文化研究;1997年04期
8 汪道涵;东亚文明与世界潮流[J];民族艺术;1998年04期
9 周毅;新理性之光:21世纪的中华文明[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5期
10 岑大利;;近代中西文化的碰撞[J];刊授党校;1998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丙涛;;黄河农耕文明辉煌和衰落的制度性和经济性原因分析[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2期)[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黄敏兰邋(本报书评人);1500—1800年间的中西相遇“伟大”吗?[N];中华读书报;2007年
2 余世存;向世界介绍我国历史的一本书[N];云南政协报;2007年
3 ;我为何写《万古江河》[N];解放日报;2007年
4 葛兆光邋盛韵;海外中国学本质上是“外国学”[N];文汇报;2008年
5 金琳;丝绸之路———古代中国走向世界之路[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6 俞祖华;探索山东半岛与韩日之间海上丝路的开启性成果[N];光明日报;2008年
7 张孝德;古代农业文明对人类文明的四大贡献[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8 李勰;两个世界的“士绅”[N];中华读书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自慧;礼文化的人文精神与价值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田长生;辜鸿铭保守主义文化观浅析[D];厦门大学;2007年
2 杜慧;儒家文化与近代山西社会[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王安;论卫三畏的中国观[D];苏州科技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6376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637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