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学派之于传统儒学的意义——基于传统儒学中的嫁接作用
发布时间:2017-08-11 03:14
本文关键词:《春秋》学派之于传统儒学的意义——基于传统儒学中的嫁接作用
【摘要】:长期以来,研究中国儒学史在遇到唐代儒学时往往有一种断层感。而学术界一般认为隋唐以来的佛学是宋明理学的渊源与动力。这一观点将唐代的儒学视为一个对儒学发展来说无关紧要的阶段。因此,对这一时期儒学与后来儒学发展的内在相关性缺乏论证。本文以唐代《春秋》学派为切入点,考察《春秋》学派在儒家经典思想资源上所起的嫁接和承上启下的轴心作用,达到了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效果。
【作者单位】: 郑州师范学院文学院;
【关键词】: 唐代儒学 《春秋》学派 安史之乱
【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1C008
【分类号】:B222;K207
【正文快照】: 一儒家学说发展到唐代前后时期有明显不同。训诂、章法、经疏、诵记媚俗是前期的主要特征。安史之乱之后,批判、创新、探索是儒家学说的理论基石。儒家经学在两汉时期是居于统治地位的思想,魏晋之后这种儒学受到了玄学、佛教、道教的强烈冲击。儒家经学的衰落,除受少数民族入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楚平;吴越文化的三次发展机遇[J];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05期
2 陈有忠;隋唐时期的洛阳商业[J];中州学刊;1983年05期
3 肖华忠;宋代人才的地域分布及其规律[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年03期
4 刘国石;七国之乱、八王之乱、安史之乱之比较[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5 蓝勇;唐代气候变化与唐代历史兴衰[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01期
6 朱德民 ,陈论;也谈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关系[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4期
7 高时阔;促使我国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南迁的三次历史变故[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8 勾承益;论晚唐杂文作家的社会地位及其写作动机[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4期
9 赵望秦;敦煌遗书P.2044V《文范》中的“太保相公”究竟指谁[J];敦煌研究;2000年03期
10 张凤英;略论杜佑的《通典》[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记者 张星海;唐代由盛转衰源于气候变冷?[N];北京科技报;2005年
2 姚有志 李元鹏 钟少异;中国历史上三大盛世的理性审视[N];光明日报;2005年
,本文编号:6539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653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