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口述史料之研究
本文关键词:《史记》口述史料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口述史料 司马迁 史记 史料价值 历史事件 知情人 文字史 五帝本纪 梁启超 中国历史
【摘要】:正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说史料》一文中指出":史料者何?过去人类思想行事所留之痕迹,有证据传留至今者也。"而往事得以流传后世,主要通过三种途径:文字记录的传播、实物的遗存、口耳相传。由此,这三方面的史料分别被称为文字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口述史料,就是"通过有计划地访问历史事件的当事人或知情人,录下他们的谈话从而获得的某一特定问题的口述凭证,也称口碑资料"[1]。司马迁在
【作者单位】: 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中文系;
【关键词】: 口述史料 司马迁 史记 史料价值 历史事件 知情人 文字史 五帝本纪 梁启超 中国历史
【基金】: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8C007) 渭南师范学院秦东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资助项目
【分类号】:K204.2
【正文快照】: 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说史料》一文中指出“:史料者何?过去人类思想行事所留之痕迹,有证据传留至今者也。”而往事得以流传后世,主要通过三种途径:文字记录的传播、实物的遗存、口耳相传。由此,这三方面的史料分别被称为文字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口述史料,就是“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硕民;《韩诗外传》新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张光全;司马迁、班固“实录”精神异趣探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汪高鑫;;论汉代公羊学的大一统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4 裘士京,张翅;略论两汉察举制度与人才选拔[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5 李小波;从天文到人文——汉唐长安城规划思想的演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6 邓小南;“正家之法”与赵宋的“祖宗家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7 刘守芬,王洪波,姜涛,陈新旺;对中国古代廉政法律制度的历史考察[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8 赵旭;论北宋法律制度中“例”的发展[J];北方论丛;2004年01期
9 蒋铁初;中国古代精神病人犯罪法探析[J];北方论丛;2005年02期
10 张秀军;;两晋时期民间应对灾害策略[J];北方论丛;2006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星;先秦儒法源流述论[D];西北大学;2001年
2 林星;近代福建城市发展研究(1843-1949年)——以福州、厦门为中心[D];厦门大学;2004年
3 张崇旺;明清时期自然灾害与江淮地区社会经济的互动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4 丁进;周礼与文学[D];复旦大学;2005年
5 张巍;中古汉语同素逆序词演变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6 潘俊杰;先秦杂家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7 杨民;工业化与新型工业化的深层次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李力;“隶臣妾”身份再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陈英;西汉的贫富差距与政府控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10 蒋伟胜;习学成德[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庆;论李渔家班的演剧之路[D];上海戏剧学院;2002年
2 杨怀源;《段注》“废、行字”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斯琴毕力格;太初历再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4 黄富成;两周独弨马车构造技术的探索[D];郑州大学;2004年
5 郭妍琳;中国戏曲与市场流变[D];东南大学;2004年
6 陆岩军;江淹及其作品简论[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林松波;试论孔子的“大一统”思想[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索明杰;匈奴对西汉王朝的政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9 谢凝;从史到经[D];郑州大学;2005年
10 徐波;宋以前的檄文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安本;浅谈司马迁《货殖列传》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1997年01期
2 曹迎;略论司马迁《史记》的悲剧性[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3 袁理;;历史人类学的本土化实践——以《史记》取材为例[J];黑龙江史志;2008年14期
4 朱文兵;二千年前的一篇关于发展社会经济的文章——读司马迁的《货殖列传》[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5 彭清深;司马迁经济思想蠡测——《史记·平n柺椤せ踔盗写费霸荹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04期
6 毛曦;论司马迁史学的继承性[J];唐都学刊;1994年06期
7 何世华;关于司马迁的卒年和《史记》的断限、残缺问题[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8 陈友冰;试论《史记》人物传记的价值取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9 陈桐生;《史记·滑稽列传》四论[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05期
10 邓鸿光;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史记》在史学上划时代意义的再认识[J];史学月刊;1998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庄亭;司马迁“肠一日而九回”考[N];北京日报;2001年
2 李丹;史家绝唱的两千年魅力[N];珠海特区报;2008年
3 刘琪;司马迁与巫史文化[N];中国艺术报;2003年
4 彩霞;司马迁·史记·太史祠[N];中国档案报;2004年
5 金磊;司马迁祠墓建筑[N];中国建设报;2004年
6 田静;“司马迁班固文化比较研讨会”在咸阳召开[N];光明日报;2002年
7 覃启勋;司马迁对先秦政治文明成就的总结[N];光明日报;2005年
8 邹文贵;司马迁怎样营造历史现场感[N];光明日报;2006年
9 淮阴师范学院 范新阳;楚汉人物学术讨论会召开[N];光明日报;2008年
10 董乃斌邋程蔷;正史中的“侠”[N];中华读书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涛;元前《史记》诠释文献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周晶晶;《世本》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宏丽;司马迁的帝王观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2 卜超;司马迁《史记》人学思想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3 安治华;司马迁与《史记》[D];山东大学;2008年
4 袁理;司马迁著述《史记》的实地考察及其与人类学田野调查的关联[D];赣南师范学院;2009年
5 王清华;《史记》中的神话和神异性记述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6 杨念田;略论司马迁的经济观[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刘莉莉;《史记》中的家族文化[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朱喜凤;《史记》中的天命因果叙述模式[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虞宙;光辉的另一面[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珂;论《史记》的文献学价值[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987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898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