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宋人笔记中论唐史之风

发布时间:2017-10-07 12:00

  本文关键词:宋人笔记中论唐史之风


  更多相关文章: 宋人笔记 唐史 风格


【摘要】:宋人笔记中虽常标榜以"自娱"和"笑谈"为写作动机,但内容却显示出宋人积极的论史意识。在两宋强调以唐史为鉴的时代氛围中,宋人笔记中也出现了大量记述唐史的篇章。因为笔记体短小精湛、灵活多变、不拘一格,所以,宋人笔记中记述唐史的形态也独具风格,即评诗与论史相得益彰、补史与衍史相映成趣、考史与辑史相辅相成三个方面的风格特征。
【作者单位】: 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宋人笔记 唐史 风格
【分类号】:K207
【正文快照】: 宋人笔记与唐人笔记大不相同。唐人笔记特别是中唐以后的笔记着重强调政教、补史之主旨,如以“纪行”、“阙史”目之,强调笔记记载的历史真实性,而宋人笔记多以“杂记”、“燕谈”、“纪闻”、“野语”、“琐语”目之。仅从唐宋笔记书目中从“纪行”到“纪闻”的变化,即可得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崇旺;略论宋代淮河流域的印刷业和文具制造业[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赵子文;苏轼当涂行踪交游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3 游彪;宋代商业民俗论纲——以城市餐饮业为中心的透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周玲;论张先对词境的拓展[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5 喻学忠;晚宋士大夫隐逸之风述论——晚宋士风研究之二[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喻学忠;;晚宋士大夫贪墨之风述论[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艾初玲;“兴”与意境生成[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喻学忠;晚宋士大夫奔竞之风述论——晚宋士风研究之一[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9 李小荣;佛经传译与散文文体的得名——以词源学为中心的考察[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10 王琴;从唐“境”宋“韵”看中国传统美学的特点[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静;;试论稼轩的咏春情结与咏春词[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辛弃疾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黎明;宋代民间巫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2 张小艳;敦煌书仪语言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3 王祥;宋代江南路文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张煜;王安石与佛教[D];复旦大学;2004年

5 刘彦明;李奎报散文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6 王琪;上古汉语称谓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熊海英;北宋文人集会与诗歌[D];复旦大学;2005年

8 刘静;周密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9 梁银林;苏轼与佛学[D];四川大学;2005年

10 段宗社;中国诗法论[D];四川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益;论宋代文官制度充分发展的三大因素[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肖巧朋;论《闲情偶寄》的休闲思想[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郭月莲;老成:杜诗风格与宋代诗学的“视界融合”[D];暨南大学;2004年

4 王麟;从《名公书判清明集》看南宋妇女的守寡与再嫁[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黄敏捷;宋代江南市镇初探[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艳;张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曾莉;蔡京宦海沉浮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曾礼军;《情史》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5年

9 赵玲;苏舜钦研究[D];山西大学;2005年

10 顾宝林;《须溪词》遗民心态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丁海燕;宋人笔记的史学价值[N];光明日报;2003年

2 王进;多览前史 贻鉴将来[N];工人日报;2000年



本文编号:9877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9877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f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