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30“实事求是”的历史文化渊源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发布时间:2016-11-24 11:40

  本文关键词:“实事求是”的历史文化渊源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实事求是"是中国化马;关键词: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恩格斯说过:"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一、"实事求是"的历史文化渊;"实事求是"一词,最早出自东;1938年10月,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向;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中国革命的危

摘 要:"实事求是"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核心和光辉典范,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追溯这一历史文化渊源,能够使我们更深刻地领悟:马克思主义必须实现中国化才能有效地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条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要注重内容,还要注重形式;"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持的理论态度和方法论原则。

关键词: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

恩格斯说过:"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观点作为理论的基础。"[1](P39-40) 这个新的科学的观点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础。毛泽东用中国化的语言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并把它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正确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以及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相结合,科学地揭示中国社会的本质、特殊矛盾机制和发展规律,形成了具有中国气派、中国作风、渗透着中华民族智慧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一、"实事求是"的历史文化渊源

"实事求是"一词,最早出自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所著的《汉书?河间献王传》,是赞誉汉景帝的儿子河间献王刘德严谨治学态度的话,原文是"河间献王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唐代颜师古为"实事求是"四个字作注说:"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意即做学问时要注重掌握充分的事实材料,从事实中得出结论,做到论有所据。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借用了这一古语,把它上升到认识论的高度,并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其作出了创造性的发挥和阐释,赋予其崭新的科学内涵。

1938年10月,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向全党提出要"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任务,要求"共产党员应该是实事求是的模范",指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这是毛泽东首次使用"实事求是"的概念。其后,他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又提出了"科学的态度是'事实求是'"的命题。1941年5月,为开展全党范围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突出地强调了"实事求是"的重要性,并对实事求是的含义作了精辟的阐述。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2](P801) 他认为这是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正确态度。这样,经过毛泽东的阐释,"实事求是"这个古老的概念具有崭新的含义,它成为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精神的中国语言表达形式。从此,实事求是就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和实际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集中概括,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和精髓。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运用它来指导 中国革命。但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必然会遇到许多特殊的复杂问题。在20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左"倾教条主义者不顾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实际,仅靠背诵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般原理和照抄照搬俄国革命的经验,不仅未能解决中国革命中的问题,还曾使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针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和中国共产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1930年5月,毛泽东写了著名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思想路线"的概念,提出了应"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的历史任务。1936年和1937年,他又先后写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等一些列著作,批判了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对

中国革命的危害,从世界观、方法论上揭示了"左"倾错误的认识根源,深刻阐明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观与客观相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全党解决思想路线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党的七大正式把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和理论创新的自觉和勇气,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二、"实事求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启示

通过对"实事求是"的历史文化渊源的追溯,我们可以得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诸多启示。 第一,"实事求是"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创立的逻辑起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创立都首先从解放思想开始的。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起点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而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得以成功召开,开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又源于这之前的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即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场讨论使我们明确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其实际意义则在于,使我们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走出了一条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路,而不再囿于"文化大革命"的老路。正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才使我们党从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开始正视我国的基本国情,开始客观地估计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理论探索。

第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变成中国的东西,也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解决中国社会的实际问题,进而形成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思想理论观点,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就开始了。在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党理论,创建中国共产党,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开展工人运动;在国民革命时期,建立统一战线,同时探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在土地革命时期,探讨中国革命新道路;改革开放时期,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等。中国革命和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屡次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要求实践主体注重调查研究,熟悉中国国情;必须自觉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并对实践状况进行及时总结和升华。 第二,马克思主义必须实现中国化才能正确指导中国革命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是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产生于欧洲,它并非是"放之四海而皆准",那么怎样才能利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不同国家的革命和建设实践?这其中就涉及到一个民族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所提供的只是一般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部分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3](P187-188) ,而"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4](P115) 。在对马克思主义是否需要民族化这个问题上,曾经有人持不同看法。有人主张"本本主义"、照抄照搬,这使马克思主义非但没有发展,,更使其僵化停滞并逐步走向其反面,其对指导实践来说危害甚重。中国发展的历史实践充分证明,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真正有效地发挥其对中国革命和实践的正确指导作用,并使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

第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条件。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生根、开花和结果,要中国化,就不仅要与中国的现实实际相结合,而且要与中国的历史文化相结合,要向中国文化学习,要从中国的历史文化中汲取智慧。上世纪30年代,毛泽东就曾在延安指出,孔夫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他在抗大的讲话中提出要向孔夫子学习,设想在三四百学员中可否出几个孔夫子。他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号召全党在研究理论、研究现状的同时,还要研究历史,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是现代西方文明的主要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孔夫子是古代东方文明的主要代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与孔夫子相结合,实质上是东西两大文化、两大

笔耕文化传播(http://www.bigengculture.com)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外语学习资料、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各类资格考试、行业资料、专业论文、中学教育、应用写作文书、30“实事求是”的历史文化渊源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内容。

12

 

 

下载地址:30“实事求是”的历史文化渊源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Doc

  【】

最新搜索

“实事求是”的历史文化渊源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对自主招生的看法

超星尔雅突发事件及自救互救期末考试答案

2011年“开信杯”广东省第七届中小学生 天文奥林匹克竞赛试

36镇中心校小气象站管理制度

52毕业翻译中文wan

新闻评论学70

14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用韵语跃迁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课例

郑州东站承台施工方案


  本文关键词:“实事求是”的历史文化渊源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05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905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2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