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孙中山研究的历史考察及其学术流变探析
发布时间:2021-07-06 00:02
孙中山是现代中国民族和民主革命的先驱,青年时期求学于檀香山,后在香港专攻医学,在海外先后建立兴中会、同盟会等革命团体,与外国人多有联系。百余年来,从外国友人、在华游历家、传教士到现当代的历史学研究者,在不同学术层面对孙中山进行个案研究,并受政治、社会与学术变迁的影响而呈现不同的发展阶段。从研究主体来看,其研究者经历了从情感自发到学术自觉的身份转变;就研究内容而言,其成果彰显出从描述历史到研究社会科学化的学术流变。重视史料的挖掘与整理、注重西方各国学术成果的推介、关注学术动态并强调域外学术交流,是呈现这一学术流变的根本原因。
【文章来源】:安徽史学. 2018,(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孙中山香港之行——近代香港英文报刊中的孙中山史料研究[J]. 莫世祥. 历史研究. 1997(03)
[2]孙中山先生在海外从事革命活动的珍贵史料[J]. 菊葉. 紫禁城. 1981(06)
本文编号:3267099
【文章来源】:安徽史学. 2018,(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孙中山香港之行——近代香港英文报刊中的孙中山史料研究[J]. 莫世祥. 历史研究. 1997(03)
[2]孙中山先生在海外从事革命活动的珍贵史料[J]. 菊葉. 紫禁城. 1981(06)
本文编号:32670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3267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