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左传》《战国策》看春秋战国时期女性参政特征
发布时间:2022-08-08 09:55
《左传》《战国策》分别记载了春秋、战国时期女性参政史料,春秋战国时期女性参政活动不仅延续了母系氏族社会中女性居于主导地位的文化遗俗以及商、西周时期部分女性在国家政治中的重要作用,更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历史文化的变迁。春秋战国时期是历史上发生剧烈变革的时期,作为一个整体,这段时期呈现出生产力大幅提升、周王室大权旁落、分封制与宗法制遭到破坏、社会思潮涌动的特征,社会大背景给春秋战国时期女性参政奠定了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的提升使得社会劳动力获得一定程度的解放,经济更为活跃,加之礼制的崩溃,社会思想更为解放,因此女性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参与屡见不鲜。春秋战国时期,参政女性多为贵族,贵族阶级的视野和思想更为广阔、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和更接近权力中心都给女性参政提供了前提条件。但通过春秋与战国时期的历时性对比,可以发现春秋与战国时期女性参政的不同特征。春秋时期参政女性的族姓大多可以考知,女性在政治内的参与范围比较小,集中于对立嗣产生影响,劝谏、评议或干预政治问题,联姻三个方面,从参政范围和内容来看又可以分析出女性在政治参与中缺乏独立性的特征。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到了战国愈发激烈,不受周...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 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女性参政问题的研究综述
(二)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一、春秋战国时期女性参政的历史背景
(一) 母系氏族社会遗俗
(二) 商至西周贵族女性的社会生活
1. 商代女性的社会生活
2. 西周女性的社会生活
二、春秋时期女性参政情况及特征
(一) 《左传》女性参政资料综表
(二) 春秋时期女性参政情况
1. 对立嗣产生影响
1.1 遵循嫡长子继承制的情况
1.2 嫡长子继承制的补充情况
1.3 违背礼制的干预立嗣情况
2. 对政治问题进行劝谏、评议和干预
2.1 对政治问题进行劝谏
2.2 对政治问题进行评议
2.3 对政治问题进行干预
3. 在联姻关系中充当两国的桥梁
3.1 联姻中的帮扶力量
3.2 联姻中的纠葛矛盾
(三) 春秋时期女性参政特征
1. 参政女子族姓多可考知
2. 女性参政范围较小
3. 缺乏独立性
三、战国时期女性参政情况及特征
(一) 《战国策》女性参政资料综表
(二) 战国时期女性参政情况
1. 宠妃
2. 太后
(三) 战国时期女性参政特征
1. 参政女子族姓多不可考知
2. 女性参政范围扩大
3. 出现掌权情况
四、春秋战国时期女性参政特征差异原因析论
(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与氏族组织的解体
(二) 君主专制制度与贵族政治的解体
(三) 春秋战国时期“孝”观念的演变
结语
附录一: 《左传》女性资料综表
附录二: 《战国策》女性资料综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姓氏的起源与演化[J]. 蒋福军.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6(05)
[2]先秦女子参政考论[J]. 朱阿丽,金一兰,石艳玲. 管子学刊. 2016(01)
[3]先秦孝道的起源与嬗变[J]. 巴新生,宋娜.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4]先秦两汉时期贵族女性的政治行为[J]. 高畅.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5]浅析春秋战国时期的妇女妆容[J]. 高梅进. 管子学刊. 2011(02)
[6]古希腊妇女与先秦妇女婚姻地位的异同[J]. 许强,魏凤莲. 管子学刊. 2011(02)
[7]试论《左传》中“干政女性”形象[J]. 史继东.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10)
[8]生育权的嬗变:“生父”身份的确认与父系制的确立[J]. 郭玉峰. 云南社会科学. 2005(02)
[9]“母权论”质疑[J]. 王家范.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5)
[10]《左传》“晋公子重耳之亡”中妇女群像试析[J]. 黄桂婵.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4)
硕士论文
[1]浅析礼制与春秋、战国时期女性涉政现象的关系[D]. 蔡玥.南京大学 2011
[2]先秦两汉妇女的经济、政治、宗教行为对构建女性文学形象的影响[D]. 高畅.南京师范大学 2011
[3]《左传》中贵族女性参政问题研究[D]. 王倩.兰州大学 2010
[4]试论春秋时期贵族妇女参政现象[D]. 赵爽.吉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71297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 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女性参政问题的研究综述
(二)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一、春秋战国时期女性参政的历史背景
(一) 母系氏族社会遗俗
(二) 商至西周贵族女性的社会生活
1. 商代女性的社会生活
2. 西周女性的社会生活
二、春秋时期女性参政情况及特征
(一) 《左传》女性参政资料综表
(二) 春秋时期女性参政情况
1. 对立嗣产生影响
1.1 遵循嫡长子继承制的情况
1.2 嫡长子继承制的补充情况
1.3 违背礼制的干预立嗣情况
2. 对政治问题进行劝谏、评议和干预
2.1 对政治问题进行劝谏
2.2 对政治问题进行评议
2.3 对政治问题进行干预
3. 在联姻关系中充当两国的桥梁
3.1 联姻中的帮扶力量
3.2 联姻中的纠葛矛盾
(三) 春秋时期女性参政特征
1. 参政女子族姓多可考知
2. 女性参政范围较小
3. 缺乏独立性
三、战国时期女性参政情况及特征
(一) 《战国策》女性参政资料综表
(二) 战国时期女性参政情况
1. 宠妃
2. 太后
(三) 战国时期女性参政特征
1. 参政女子族姓多不可考知
2. 女性参政范围扩大
3. 出现掌权情况
四、春秋战国时期女性参政特征差异原因析论
(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与氏族组织的解体
(二) 君主专制制度与贵族政治的解体
(三) 春秋战国时期“孝”观念的演变
结语
附录一: 《左传》女性资料综表
附录二: 《战国策》女性资料综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姓氏的起源与演化[J]. 蒋福军.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6(05)
[2]先秦女子参政考论[J]. 朱阿丽,金一兰,石艳玲. 管子学刊. 2016(01)
[3]先秦孝道的起源与嬗变[J]. 巴新生,宋娜.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4]先秦两汉时期贵族女性的政治行为[J]. 高畅.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5]浅析春秋战国时期的妇女妆容[J]. 高梅进. 管子学刊. 2011(02)
[6]古希腊妇女与先秦妇女婚姻地位的异同[J]. 许强,魏凤莲. 管子学刊. 2011(02)
[7]试论《左传》中“干政女性”形象[J]. 史继东.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10)
[8]生育权的嬗变:“生父”身份的确认与父系制的确立[J]. 郭玉峰. 云南社会科学. 2005(02)
[9]“母权论”质疑[J]. 王家范.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5)
[10]《左传》“晋公子重耳之亡”中妇女群像试析[J]. 黄桂婵.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4)
硕士论文
[1]浅析礼制与春秋、战国时期女性涉政现象的关系[D]. 蔡玥.南京大学 2011
[2]先秦两汉妇女的经济、政治、宗教行为对构建女性文学形象的影响[D]. 高畅.南京师范大学 2011
[3]《左传》中贵族女性参政问题研究[D]. 王倩.兰州大学 2010
[4]试论春秋时期贵族妇女参政现象[D]. 赵爽.吉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712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3671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