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历史评价研究 ——兼论历史人物评价的理论方法
发布时间:2022-10-17 16:54
王莽是中国历史上以“禅让”方式夺取政权、却又旋即失败的特殊人物,在班彪、班固父子所著的汉代官修正史——《汉书》中,王莽是作为篡权乱国的“乱臣贼子”形象出现的,此后近两千年里,备受历代史家学者的口诛笔伐。20世纪以来,在西方理论、思潮的影响下,学界出现了为王莽鸣不平、甚至全面肯定之声。新中国成立后,历史人物的评价成为学界长期探索、争鸣的问题,王莽成为其中有代表性的研究对象,对其生平史事的研究较以往更为丰富、深入,总体评价也更为公正、客观。然而,近年来一些有争议的历史人物“翻案”成风的现象,对王莽的评价也出现了罔顾史实、过度拔高的不良倾向,值得认真考察和辨析。本文分三个历史阶段,系统梳理了自《汉书》成书至今,古今中外有代表性的史家学者对王莽的研究和评价。结合各历史阶段的时代思潮和主流意识形态,作者以王莽为个案,比较对其历史评价的异同,并深入分析其中的原因,旨在对历史人物评价的基本理论方法进行有益的反思与总结。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思路
四、创新点与难点
(一)创新点
(二)难点
第一章 中国古代历史文献中对于王莽的评价
1.1 《汉书》对于王莽的评价
1.2 “乱臣贼子、无道之人”:对王莽代汉性质的评价
1.3 “动欲慕古、不能无为”:对王莽改制措施的评价
1.4 “王莽谦恭未篡时”:对王莽人格品行的评价
小结
第二章 20 世纪前期对于王莽的评价(1900-1949)
2.1 20世纪前期中国学者对于王莽的正面评价
2.1.1 “一千九百年前社会主义的皇帝”:胡适对王莽的评价
2.1.2 “中国政治史上最可纪念之人杰”:顾颉刚对王莽的评价
2.1.3 “先秦以来志士仁人之公意”:吕思勉对王莽的评价
2.2 20世纪前期中国学者对于王莽的负面评价
2.2.1 “欺人孤儿寡妇,假名禅让以窃国”:梁启超对王莽的评价
2.2.2 “腐儒起家之奸雄”:王桐龄对王莽的评价
2.3 20世纪前期中国学者对于王莽的折衷性评价
2.3.1 钱穆对王莽的评价
2.3.2 翦伯赞对王莽的评价
小结
第三章 20 世纪中后期对于王莽的评价(1950-2000)
3.1 20世纪中期对于王莽的评价(1950-1979)
3.1.1 “十七年”时期对于王莽的评价
3.1.2 “影射史学”背景下对于王莽的评价
3.2 20世纪后期对于王莽的评价
3.2.1 西方史家及海外中国学者对于王莽的评价
3.2.2 国内学者对于王莽的研究和评价
小结
第四章 21世纪以来对于王莽的评价
4.1 21世纪以来王莽研究和评价的新趋势
4.2 21世纪以来为王莽“翻案”的呼声
4.3 21世纪以来王莽研究和评价的进展
小结
结语 历史人物评价的理论反思:以王莽为例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以身殉道的王莽[J]. 孙同策. 名作欣赏. 2019(06)
[2]《汉书·王莽传》:人物传记与记述新朝大事的精致结合[J]. 陈其泰. 求是学刊. 2017(02)
[3]西汉中后期的禅让思想探析——兼论所谓“王莽篡汉”[J]. 袁青. 江汉学术. 2014(05)
[4]中国当代历史人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述评[J]. 徐国利,李天星.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 2013(00)
[5]从“大泉五十”铜钱范看王莽币制改革[J]. 贺祥. 收藏. 2013(17)
[6]权力顶峰——王莽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J]. 陈忠云. 黑龙江史志. 2013(02)
[7]由《汉书》看王莽新政失败的原因[J]. 杨逸之. 青春岁月. 2012(21)
[8]从《汉书》看王莽的历史思想[J]. 赵文宇.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01)
[9]王莽: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民选皇帝”[J]. 马立诚. 群文天地. 2011(17)
[10]历史人物评价标准的反省与重建——以“成王败寇论”为中心的考察[J]. 乔治忠,高希中.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4)
博士论文
[1]王莽理想政治研究[D]. 陈忠锋.华东师范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王莽的民族思想和政策研究[D]. 王晓轩.西北师范大学 2011
[2]谶纬与两汉政治[D]. 彭越.广西师范大学 2007
[3]王莽、刘秀以儒治国之比较[D]. 刘英慧.安徽大学 2007
[4]两汉谶纬之学的源流与兴盛[D]. 梁晨.安徽师范大学 2007
[5]论王莽的政治理想[D]. 陈世.湖南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692439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思路
四、创新点与难点
(一)创新点
(二)难点
第一章 中国古代历史文献中对于王莽的评价
1.1 《汉书》对于王莽的评价
1.2 “乱臣贼子、无道之人”:对王莽代汉性质的评价
1.3 “动欲慕古、不能无为”:对王莽改制措施的评价
1.4 “王莽谦恭未篡时”:对王莽人格品行的评价
小结
第二章 20 世纪前期对于王莽的评价(1900-1949)
2.1 20世纪前期中国学者对于王莽的正面评价
2.1.1 “一千九百年前社会主义的皇帝”:胡适对王莽的评价
2.1.2 “中国政治史上最可纪念之人杰”:顾颉刚对王莽的评价
2.1.3 “先秦以来志士仁人之公意”:吕思勉对王莽的评价
2.2 20世纪前期中国学者对于王莽的负面评价
2.2.1 “欺人孤儿寡妇,假名禅让以窃国”:梁启超对王莽的评价
2.2.2 “腐儒起家之奸雄”:王桐龄对王莽的评价
2.3 20世纪前期中国学者对于王莽的折衷性评价
2.3.1 钱穆对王莽的评价
2.3.2 翦伯赞对王莽的评价
小结
第三章 20 世纪中后期对于王莽的评价(1950-2000)
3.1 20世纪中期对于王莽的评价(1950-1979)
3.1.1 “十七年”时期对于王莽的评价
3.1.2 “影射史学”背景下对于王莽的评价
3.2 20世纪后期对于王莽的评价
3.2.1 西方史家及海外中国学者对于王莽的评价
3.2.2 国内学者对于王莽的研究和评价
小结
第四章 21世纪以来对于王莽的评价
4.1 21世纪以来王莽研究和评价的新趋势
4.2 21世纪以来为王莽“翻案”的呼声
4.3 21世纪以来王莽研究和评价的进展
小结
结语 历史人物评价的理论反思:以王莽为例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以身殉道的王莽[J]. 孙同策. 名作欣赏. 2019(06)
[2]《汉书·王莽传》:人物传记与记述新朝大事的精致结合[J]. 陈其泰. 求是学刊. 2017(02)
[3]西汉中后期的禅让思想探析——兼论所谓“王莽篡汉”[J]. 袁青. 江汉学术. 2014(05)
[4]中国当代历史人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述评[J]. 徐国利,李天星.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 2013(00)
[5]从“大泉五十”铜钱范看王莽币制改革[J]. 贺祥. 收藏. 2013(17)
[6]权力顶峰——王莽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J]. 陈忠云. 黑龙江史志. 2013(02)
[7]由《汉书》看王莽新政失败的原因[J]. 杨逸之. 青春岁月. 2012(21)
[8]从《汉书》看王莽的历史思想[J]. 赵文宇.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01)
[9]王莽: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民选皇帝”[J]. 马立诚. 群文天地. 2011(17)
[10]历史人物评价标准的反省与重建——以“成王败寇论”为中心的考察[J]. 乔治忠,高希中.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4)
博士论文
[1]王莽理想政治研究[D]. 陈忠锋.华东师范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王莽的民族思想和政策研究[D]. 王晓轩.西北师范大学 2011
[2]谶纬与两汉政治[D]. 彭越.广西师范大学 2007
[3]王莽、刘秀以儒治国之比较[D]. 刘英慧.安徽大学 2007
[4]两汉谶纬之学的源流与兴盛[D]. 梁晨.安徽师范大学 2007
[5]论王莽的政治理想[D]. 陈世.湖南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6924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3692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