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学研究认知途径的历史转型及其影响因素
发布时间:2022-12-18 00:18
早期西方汉学形成了以中国传统文史哲为基础的汉学研究认知基础。经过汉学研究范式的几次转型,西方汉学研究认知途径也从语言基础论、比较论转向同一论、合作论。西方汉学研究认知途径的转型与世界格局的变化、当代中国的崛起、汉学研究方法的实证化转型等诸多因素相关。分析西方汉学研究认知途径的转型及其影响因素的同时应该注意,外来理论运用于中国实际语境时解释力会有局限,对这些自西方经验总结出来的汉学研究成果,既不要盲目地全部否定也不能不加分辨地全部接受,而是要立足中国文化实境,重新理解"文化中国"的精神维度。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一、早期西方汉学的认知基础
二、当代西方汉学研究多角度认知途径及其转型
(一) 从传统延伸到当代的汉学认知途径
1. 语言基础论
2. 比较论
(二) 转型后的当代汉学认知途径
1. 同一论
2. 合作论
三、西方汉学认知途径转型的影响因素
(一) 世界格局的变化与冷战的影响
(二) 中国的崛起
(三) 汉学研究方法的实证化转型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方史学传统中的当代兴趣与当代史[J]. 徐波.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2)
[2]政治代表理论中的同一性问题探析[J]. 段德敏. 天津社会科学. 2017(03)
[3]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同一性辩证法[J]. 付威. 前沿. 2015(06)
[4]中国研究的别一种取径——卜松山的汉学理路[J]. 昌切.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5)
[5]当前中国社会的实践同一性问题——从道德哲学的视角到应用伦理的视角[J]. 王俊.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10(05)
[6]“同一性”和“统一性”是两个不同的哲学范畴[J]. 支继军. 国内哲学动态. 1980(07)
本文编号:3720942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一、早期西方汉学的认知基础
二、当代西方汉学研究多角度认知途径及其转型
(一) 从传统延伸到当代的汉学认知途径
1. 语言基础论
2. 比较论
(二) 转型后的当代汉学认知途径
1. 同一论
2. 合作论
三、西方汉学认知途径转型的影响因素
(一) 世界格局的变化与冷战的影响
(二) 中国的崛起
(三) 汉学研究方法的实证化转型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方史学传统中的当代兴趣与当代史[J]. 徐波.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2)
[2]政治代表理论中的同一性问题探析[J]. 段德敏. 天津社会科学. 2017(03)
[3]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同一性辩证法[J]. 付威. 前沿. 2015(06)
[4]中国研究的别一种取径——卜松山的汉学理路[J]. 昌切.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5)
[5]当前中国社会的实践同一性问题——从道德哲学的视角到应用伦理的视角[J]. 王俊.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10(05)
[6]“同一性”和“统一性”是两个不同的哲学范畴[J]. 支继军. 国内哲学动态. 1980(07)
本文编号:37209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3720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