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基于历史文献中物候信息重建唐朝时期关中地区温度变化

发布时间:2017-05-26 17:12

  本文关键词:基于历史文献中物候信息重建唐朝时期关中地区温度变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高分辨率历史气候重建研究有助于了解历史时期气候演变的过程,增进对当代气候增暖的认识,并为适应未来气候变化提供参考。历史文献记录的物候信息是研究历史气候变化重要的自然证据之一,具有较高的可信度。本研究总结了从历史文献中提取历史物候信息的过程和方法,并系统整编了唐朝时期历史文献中的物候记录。同时利用现代物候与温度变化的关系,重建了唐朝时期关中地区公元624-902年,时间分辨率为20年的冬半年温度距平序列。将重建结果与相关研究进行了对比,并分析了唐朝时期关中地区气候变化的波动特征。最后,对重建误差进行了分析。本研究主要获得以下成果: (1)重点分析了从历史文献中提取历史物候记录过程中,记录的选用和审核等两个关键性问题。在此基础上,搜集和整编了唐朝时期的相关历史文献,经过筛选和审核,得到51条可直接用于重建唐朝时期关中地区历史温度变化的历史物候记录,为唐朝时期气候变化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 (2)在20年的时间尺度上,唐朝时期的温度变化主要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①610-760年代是相对温暖的时段,该时段平均温度比现代(1961-2000年)高0.19℃;②760-820年代气候转冷,该时段温度比现代低0.51℃;③820-907年代为寒冷中波动时段,该时段气候依然寒冷,温度平均比现代低0.45℃,但该时段温度存在较为明显的冷暖波动,其中820-840年代为该时段中相对温暖的年代。 (3)重建的唐朝时期关中地区温度距平序列与其他研究重建序列的对比表明,几条重建序列都识别出了唐朝时期由暖转寒的波动趋势,但在各时期的冷暖程度和由暖转寒的具体年代存在一定的差异。 (4)本研究的误差主要来源于历史物候信提取过程中产生的误差,以及将物候差异转换成温度差异过程中产生的误差两个方面。其中,因历史物候信息的提取引起的误差相对较小。而将春耕日期、秋收日期、初霜日期、终霜日期、初雪日期和终雪日期等的物候差异转换为温度差异的标准误差分别为:±0.834℃、±0.878℃、±0.856-C、±0.739℃、±0.563℃、±0.554℃。
【关键词】:物候 历史气候变化 气候重建 唐朝时期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P467;K24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20
  • 1.1 物候学与历史气候重建8-9
  • 1.2 物候学方法重建历史气候变化研究综述9-16
  • 1.2.1 历史物候记录的来源与空间分布9-10
  • 1.2.2 利用物候学重建历史气候变化的方法10-14
  • 1.2.3 物候资料重建结果对认识历史气候变化的作用14-16
  • 1.3 本研究工作介绍16-20
  • 1.3.1 研究背景与意义16-17
  • 1.3.2 研究目标17
  • 1.3.3 研究内容17
  • 1.3.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17-18
  • 1.3.5 研究特色与创新性18-20
  • 第二章 重建资料来源与历史气候资料的处理20-34
  • 2.1 资料来源20-23
  • 2.1.1 历史文献资料20-22
  • 2.1.2 现代物候资料22-23
  • 2.1.3 现代气象资料23
  • 2.2 参与重建的历史物候记录选定23-28
  • 2.2.1 历史气候记录的提取23
  • 2.2.2 历史物候记录的审核23-25
  • 2.2.3 重建记录的筛选25-26
  • 2.2.4 中国历史文献中物候信息提取的关键问题分析26-28
  • 2.3 本研究重建数据介绍28-32
  • 2.4 本章小结32-34
  • 第三章 温度变化重建及结果分析34-44
  • 3.1 温度变化重建的方法34
  • 3.2 温度变化的重建过程34-37
  • 3.2.1 古今物候、温度距平序列的建立34-35
  • 3.2.2 历史温度变化的重建35-37
  • 3.3 温度重建结果分析37-39
  • 3.4 本研究重建序列与其他序列的对比39-41
  • 3.5 本章小结41-44
  • 第四章 误差来源与误差分析44-46
  • 4.1 误差来源44
  • 4.2 误差分析44-46
  • 4.2.1 历史物候信息提取过程中带来的误差44-45
  • 4.2.2 将物候差异转换成温度差异引起的统计误差分析45-46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讨论46-50
  • 5.1 主要研究结论46-47
  • 5.2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47
  • 5.3 未来研究展望47-50
  • 参考文献50-5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55-57
  • 致谢57-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全胜,方修琦,郑景云;中国历史时期温度变化特征的新认识——纪念竺可桢《中国过去五千年温度变化初步研究》发表30周年[J];地理科学进展;2002年04期

2 高建慧;刘健;王苏民;;中国中世纪暖期气候研究综述[J];地理科学;2006年03期

3 萧凌波;方修琦;张学珍;;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叶梅雨带位置的初步推断[J];地理科学;2008年03期

4 葛全胜,张丕远;历史文献中气候信息的评价[J];地理学报;1990年01期

5 郑景云;邵雪梅;郝志新;葛全胜;;过去2000年中国气候变化研究[J];地理研究;2010年09期

6 张福春;花信风与我国公元六世纪气候的重建[J];地理研究;1999年02期

7 张德二;;我国“中世纪温暖期”气候的初步推断[J];第四纪研究;1993年01期

8 朱士光,王元林,呼林贵;历史时期关中地区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J];第四纪研究;1998年01期

9 满志敏;关于唐代气候冷暖问题的讨论[J];第四纪研究;1998年01期

10 吴宏岐,党安荣;隋唐时期气候冷暖特征与气候波动[J];第四纪研究;1998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春明;唐代涉乐诗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历史文献中物候信息重建唐朝时期关中地区温度变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75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3975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8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