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治”在金朝社会秩序的确立
本文关键词:“礼治”在金朝社会秩序的确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古代中国是以礼制为基础的关系本位为主的社会,女真人入主中原后,生产方式的变化引起社会政治结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儒家礼治思想很快成为官方指导思想,中原的政治制度、科举制度、经济发展和社会运转的模式同时被迅速移植为金所用,由于金朝并没有把女真族内部的奴隶制度强加于汉人,为此,中原地区的封建制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将女真族特有的猛安谋克渐次改变并拉进其运行轨道,这加速了中华一体化的进程。在金朝的统治过程中,礼治秩序的形成与发展成为社会稳定的必不可少因素。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东北农业大学;
【关键词】: 礼治 金朝 社会秩序
【分类号】:K246.4
【正文快照】: 在古代中国,地理环境与自然气候造就了社会逐渐完成向封建社会的过渡,并成为雄踞以农耕文化为主的家国同构的社会形态,而该于北方并试图入主中原的强国。在女真族入主种社会形态则以“礼治”为核心,儒家文化大中原的尝试中,由于在中原广大地区,在被统行其道,封建的伦理纲常成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永春;周力;;金朝兴衰的历史启示[J];江海学刊;2007年02期
2 孙孝伟;;金朝科举制度探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李玉君;李鸿飞;;金朝皇族文化产生的背景探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李玉君;;论金朝皇族的文学艺术成就及其成因[J];大连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5 贾淑荣;;金朝武将与金代国运的兴衰[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年01期
6 许诺;;金朝的政治经济和残暴统治[J];黑龙江史志;2012年13期
7 苗霖霖;;金朝涿州时氏家族婚姻与政治[J];北方文物;2012年03期
8 刘秀忠;;浅谈汉族文士对金朝文化勃兴的贡献[J];黑河学刊;1988年02期
9 李华瑞;论金朝经营陕西[J];甘肃社会科学;1992年02期
10 蔡东洲;金都迁汴与金朝存亡[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岗;;金朝定鼎中都述略[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一辑)——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刘森;;金朝“山东东路壹拾贯交钞版”铸行年代考[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四辑)[C];2003年
3 姚桂轩;;金朝铜禁政策小议[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三辑)[C];2003年
4 赵文坦;;蒙古国汉人世侯辖区社会经济考察[A];蒙古史研究(第六辑)[C];2000年
5 杨凤臣;;大(白大)[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9——辽海讲坛·第九辑(历史名人传)[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孙孝伟;金朝宰相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陈德洋;金朝中原乡村社会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李秀莲;金朝“异代”文士与皇权政治互动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4 杨清华;金朝行省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王耘;走向共同文明[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神田勇挥;论金朝朝贡册封体制的衰亡[D];吉林大学;2012年
2 金宝丽;章宗时期金朝由盛转衰原因的历史考察[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刘丛;金朝前期的事金宋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文卓;金朝女性社会地位探析[D];黑龙江大学;2010年
5 史韵;仕金汉人与金朝的教育和科举[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6 于菲;金朝前期越轨行为与社会控制探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汪悦;辽、金朝慈善活动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8 吴焕超;金朝京都相关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9 芮素平;金朝立法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 黄运刚;论金朝的括地政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礼治”在金朝社会秩序的确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76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467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