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明史纪事本末》中外关系史料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8 00:03

  本文关键词:《明史纪事本末》中外关系史料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明史纪事本末》是产生于清初的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该书为明末清初的著名史学家谷应泰组织相关人员编纂而成。和前代纪事本末体史书相比较,《明史纪事本末》不仅叙事完备,而且突破了以往纪事本末体史书专据“母体”一部史书改编、史料来源单一的局限,在史料运用方面博采众史,用纪事本末体例重新编写了明史,由于该书保存了大量的明代史料,因此使得该书史料价值极高。另外,由于该书是纪事本末体史书,关于某个专题的史料记载相对集中,因而该书被研究者引用较多,甚至一些学者把该书当做是研究明史的“第一手”资料。《明史纪事本末》所成书的清初,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思想剧变的时期,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的实学思潮正引领着人们思想的变革,思想的变革也促使了史学发生了相应变化,如史学理论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发展,原有史书体裁的不断发展以及新史书体裁的出现,私人著史的大量出现等。《明史纪事本末》也深深的打上了这一时代背景的烙印。《明史纪事本末》中涉及到中外关系部分的史料分别是《安南叛服》、《沿海倭乱》、《援朝鲜》这三卷。这三卷虽然从内容上来看,在全书中所占比重不大,却是研究明代中国与邻国关系不可或缺的史料。另外通过对中外关系部分的史料进行研究,可以以一斑窥全豹的方式,来看整部《明史纪事本末》。《明史纪事本末》有关中外关系的三个专题主要介绍了明代明政府与安南、日本、朝鲜之间的关系。虽然这一部分在全书中所占比重较少,但却翔实的记载了明政府与这三个地区之间的交往历史。通过查阅史籍,并经过考校,可看出该部分史料的史源不仅有官修的《明太宗实录》、《明世宗实录》,而且还广泛的参考引用了《殊域周咨录》、《皇明肃皇外史》、《万历三大征考》等私修史作,并且在编纂的过程中还极有可能看到了已经消失的部分原始档案,另外该书的部分所述内容可补正史以及其他史书之不足,因而史料价值极高。在进行史料来源进行辨析考证时,一方面通过史源看到了谷应泰等人对于原始史料是如何进行处理的,另一方面也看到了因受时代、时间等方面的局限而使得该书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时间、人物、地点、官名等方面的讹误。因而当我们在使用该书内容时,虽然该书有着诸多可取之处,但在现今大多史源能够查询到的今天,一定要加以考校才能使用。
【关键词】:《明史纪事本末》 中外关系 史源探析 缺陷与不足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248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7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10-12
  • 二、文献综述12-16
  • 三、研究重难点及创新之处16-17
  • 四、研究方法和思路17
  • 第一章 《明史纪事本末》与记载明代中外关系史作之比较17-24
  • 第一节 《明史纪事本末》与成书于明代时期史作之比较18-19
  • 第二节 《明史纪事本末》与《明史·外国列传》之比较19-24
  • 一、《明史纪事本末·援朝鲜》与《明史·外国列传一》比较20-21
  • 二、《明史纪事本末·安南叛服》和《明史·外国列传二》比较21-22
  • 三、《明史纪事本末·沿海倭乱》和《明史·外国列传三》比较22-24
  • 第二章 《明史纪事本末》中外关系史料史源探析24-46
  • 第一节 《明实录》24-33
  • 一、《明太宗实录》25-31
  • 二、《明世宗实录》31-33
  • 第二节 私人著述史料33-46
  • 一、严从简《殊域周咨录》34-36
  • 二、范守已《皇明肃皇外史》36-41
  • 三、茅瑞徵《万历三大征考》41-46
  • 第三章 《明史纪事本末》中外关系史料存在的不足46-52
  • 结语52-54
  • 参考文献54-57
  • 致谢57-5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58-59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群;;明代“靖难之役”中儒生与皇权的关系——以方孝孺为例[J];管子学刊;2012年01期

2 李江;曹国庆;;明将刘}幱氤室迳匿樘眯官潦录L铰踇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刘小龙;郭培贵;;明代武举未设殿试考[J];教育与考试;2014年01期

4 黄健;;论明代翰林的谏职——以李时勉为例[J];理论界;2015年10期

5 陈峰;20世纪30年代吴晗史学述论[J];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02期

6 高寿仙;;改革开放以来的明史研究[J];史学月刊;2010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明;张居正改革群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汪小虎;明代颁历制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3 王琳峰;明长城蓟镇军事防御性聚落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4 张学亮;明嘉隆万时期士大夫事功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吴宾;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6 常新;李柏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秋婵;潘之恒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8 王海妍;明代捐纳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9 李俊丽;天津漕运研究(1368~1840)[D];南开大学;2009年

10 刘春丽;明代朝鲜使臣与中国辽东[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作海;魏焕《皇明九边考》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曹鸿杰;杨一清《关中奏议》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韩燕飞;抗战时期的南明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君;钱士升史学思想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耀田;明代军功监察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敏政;明代茶马互市若干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吴宝成;郭o旒捌洹逗鏵幪檬费芯縖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8 董清花;《戒庵老人漫笔》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鹏飞;“靖难”之役的另类书写[D];陕西理工学院;2011年

10 金程丰;高拱改革与明中后期政局[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关键词:《明史纪事本末》中外关系史料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17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4917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4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