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晚明河南社会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8 03:16

  本文关键词:晚明河南社会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明中期以前,河南经济繁荣、人口增长较快、荒地和山区得到大量开垦,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晚明社会政局动荡,自然灾害和战乱频繁发生,人口大量流亡,社会矛盾尖锐,河南地区也迅速走向衰落,土地荒芜,人口大量逃亡,战争无处不在,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社会问题十分严重。本文以晚明河南社会问题为研究对象,首先从总体上论述晚明河南地区种种典型的社会问题。在“靠天吃饭”小农经济占主体地位的我国古代社会中,连年的水、旱、蝗灾对地处中原的百姓无疑是致命打击,也是一直制约晚明河南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人为因素则是阻碍经济发展的另一重要原因,晚明政府财政支出巨大,为负担巨额的军费开支,政府不得不增加赋税,巧取民钱,“三饷加派”在明中后期愈发严重。加剧了百姓生活困苦的程度,导致人口大量逃亡,土地抛荒。社会矛盾无法及时解决,以致地方行政机能萎缩,社会失控,农民战争席卷中原各地。其次,针对河南地区乱象丛生的情况,讨论政府和民间所采取的各种补救措施。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灾后施赈,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对已废弃的水利工程进行修整。同时派兵平暴治乱,以维护地方安宁。宦士乡绅等乡村势力也主动承担起应有的职责。他们不仅投身于慈善救济事业,帮助百姓度过饥荒,开垦土地,兴修水利,而且自发组织民兵、家丁维护乡村治安,进行有效的乡村防御。在晚明动荡不安的形势下,尽管统治阶级全力挽救社会危局,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整个社会风气败坏、吏治腐败、皇帝贪财敛财、群臣离心,最终,国家动乱的局面已无法挽回,一触即溃。
【关键词】:晚明 河南地区 社会问题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248.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第1章 绪论7-11
  • 1.1 选题缘由7
  • 1.2 研究现状7-9
  • 1.3 研究方法9-10
  • 1.4 研究意义10
  • 1.5 创新和不足10-11
  • 第2章 明代河南行政建置11-15
  • 2.1 历史沿革11-12
  • 2.2 明代河南地方行政管理12-15
  • 第3章 晚明河南社会问题15-35
  • 3.1 灾疫流行15-22
  • 3.1.1 水、旱和蝗灾15-20
  • 3.1.2 饥馑与瘟疫20-22
  • 3.2 经济萧条22-26
  • 3.2.1 土地荒芜22-23
  • 3.2.2 赋役沉重23-26
  • 3.3 统治危机与地方战乱26-35
  • 3.3.1 地方行政机能萎缩27-30
  • 3.3.2 农民战争爆发30-32
  • 3.3.3 人口逃亡与流民问题32-35
  • 第4章 政府治理与社会救助35-49
  • 4.1 明廷对地方的救助35-42
  • 4.1.1 政府施赈36-39
  • 4.1.2 土地垦复与水利兴修39-41
  • 4.1.3 平暴治乱41-42
  • 4.2 地方精英对基层社会的贡献42-46
  • 4.2.1 灾害救济与慈善事业43-44
  • 4.2.2 乡村防御44-46
  • 4.3 评价46-49
  • 结语49-50
  • 参考文献50-5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52-53
  • 致谢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栋;别让我们的黄河出岔——评《河南人惹谁了》[J];传媒;2002年05期

2 马说;;千万不要相信河南人?[J];博览群书;2002年04期

3 王鹤;;身为河南人(散文)[J];四川统一战线;2005年10期

4 ;大写的河南人的赞歌——读《京城河南人》[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5 杨献超;;如果河南人走光了[J];西江月;2006年03期

6 史艳花;;我就是河南人[J];北京纪事;2002年08期

7 吴辉;与社会一起思索——简评《两起假货案带给河南的警示》[J];新闻知识;2002年07期

8 昝爱宗;爹娘化河南人——治治中国人的“鼠辈心理”[J];中州今古;2004年02期

9 张宽亮;;河南人群像的塑造与传播研究[J];河南教育(中旬);2012年12期

10 何_g;话说河南人[J];税收与社会;1996年1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庚香;迅速突破“形象障碍” 奋力打造“美好河南”[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2 李庚香;改变河南形象 建设美好河南[N];中华新闻报;2007年

3 刘招;“每个善良的河南人都会这么做”[N];郑州日报;2007年

4 本报评论员;让河南人形象熠熠生辉[N];河南日报;2011年

5 记者 平萍 张建新;关键在做 做出河南人的精气神[N];河南日报;2012年

6 毛远志;河南人 您的形象也是品牌[N];河南日报;2001年

7 雍育慧;弘扬豫商精神 为河南和首都经济建设服务[N];中国企业报;2007年

8 本版编辑 本报赴北京报道组 王亚明 张华君 清华大学学生 陈源 陈曼仪(菲律宾) 点评 中共河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 李克;把中原文化当做“根”的河南人[N];河南日报;2006年

9 朱殿勇;阔步前行的河南越来越引人注目[N];河南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尹海涛;感动深圳的河南力量[N];河南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彬;《人民日报》(2004年-2013年)报道中的河南形象传播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2 韩晓鹏;《河南人的生存之道》(节选)英译实践报告[D];湘潭大学;2015年

3 高飞;二胡作品《河南小曲》的艺术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

4 陈梦;东汉河南尹研究[D];鲁东大学;2016年

5 周晨星;河南“丁戊奇荒”与袁保恒赈灾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6 崔媛媛;主流媒体对河南形象的媒介建构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7 张帆;当代河南山水画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8 韩喜燕;清代河南的药材贸易[D];云南大学;2016年

9 杨光;中国电影中的河南形象流变史—(1978-2014)[D];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

10 陈亚莉;网络媒体中“河南人”形象变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晚明河南社会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23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4923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8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